潮汐条件是达成登陆作战突然性的重要因素。过去,以步兵为主要登陆兵时,登陆时间一般在高潮前2~3小时、日出后1~3小时、较好的季节、较好气象和水文条件时登陆,以便利用高潮有效地避开敌人的防低潮障碍物,缩短在海滩上运动距离,同时也有利于登陆舰艇退滩。
△想象一下,低潮的时候发起进攻加大了抢滩的冲击距离,《拯救大兵瑞恩》如果冲击距离再长点,那米勒连长和瑞恩家的三个兄弟一起去见哈迪斯。
现在,装甲机械化部队具有实施全潮位登陆的能力,使利用各种潮汐条件更好地达成登陆作战突然性成为可能。一是无论低潮还是高潮,装甲机械化部队都可以实施登陆,敌难以掌握我军登陆时机,便于达成登陆的突然性,二是低潮时登陆,两栖车辆在水中运动的距离大大缩短,敌人各种水际滩头的障碍物全部暴露,便于破除或绕过,海岸附近暴露的海滩,反而有利于两栖装甲车辆的高速冲击。三是利用高潮前的低潮位登陆,有利于不具备两栖作战能力的部队充分利用条件迅速上陆。
△解放军70年代就搞定了77式两栖装甲输送车,和63式两栖坦克协同,是不是就能两栖登陆?答案是不行。
63式和77式泛水能力弱,抗风浪能力差,航速慢,强调抵滩上陆为主。水陆坦克与步兵战车的航速相差太大。在编波的方式上,只能单一装备编波,即水陆坦克与步兵战车等各自编波。或者直接是水陆坦克引导步兵冲击为主。
九十年代经常看到这样的图片,步兵称作冲锋舟在水陆坦克的掩护下进行抢滩。这个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虽然冲锋舟可以用完就舍弃,但是遗留在战场的冲锋舟显然会堵塞战场通道。就算回撤,也会造成交通拥堵。而且两栖装甲车辆与步兵乘坐的冲锋舟、机帆船和登陆艇相比,抗毁伤能力明显增强。国军那边如果心里疑难点可以先把冲锋舟干掉,那水陆坦克就算登陆了也没啥用了。当年还有冲锋舟上架着反坦克导弹的图片。主打一个兔子急了也咬人!
现在,有了04式步兵战车可以在距敌岸3-20公里的距离上离舰泛水。在宽大的正面上,充分发挥水上机动速度快、抗风浪能力强、防护力好及火力猛的优势进行冲击。04一种车型就把63和77的工作都得做了。
△著名的勇虎装B图
63式水陆坦克装备火力弱、威力小、射程近、精度低(水陆坦克85炮,有效射程约1000多米,无稳定器,难以在海上实施射击,更无法击穿敌军的主战坦克和坚固的永备工事,在突击上陆的关键时节,装备自身火力难以发挥威力,主要是依赖于海军的舰炮和空军的航空火力。在勇虎装B图中,勇虎用这种非常侮辱人的队形依仗自身火控的优势能够实现对航渡中的两栖坦克打击。63在这种情况下和勇虎对射那是非常危险的。
古人云只要我不尴尬,那尴尬的是别人。如果不追求精确打击而是火力覆盖呢?那问题似乎就解决了。所以看到04那个100炮,主要是当做迫榴炮使用。具有精度高、毁伤威力大、射程远的优势,在泛水过程中能及时、准确地摧毁敌岸上各种目标。并在多个登陆点和登陆地段上,全速突击上陆,后续波次的主战坦克等迅速抵滩上陆与两栖装甲机械化部队,密切协同,迅速歼灭岸滩之敌。
在装备63式水陆坦克的时代在突击上陆的关键时节,装备自身火力难以发挥威力,主要是依赖于海军的舰炮和空军的航空火力。由于海空军火力对点状目标的摧毁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登陆海域距岸3000米以内的直瞄火力几乎是一个空白点,加大突击上陆的难度。
而04式步兵战车装备的炮射导弹,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已能够击穿台军现有海岸坚固工事,与台军主战坦克相抗衡,形成了与海空火力有效衔接,远、中、近结合,曲直相补、精度高、大威力的火力体系。虽然100毫米炮射导弹打M1够呛,但是打勇虎是足够了!
在05式两栖突击车量产前,04式作为两栖突击装备是非常合适的。一般认为04式的水上速度是每小时20千米左右,略差于63A,但是比77和86海改那是强多了!当年国军看到这玩意八成是要高潮的!但是遇到05式这种开挂的选手,04的水上机动性能就没法比了。公开说法05的水上行驶速度达到了每小时40千米!这个足够让国军潮吹了!有了新车04也就不需要什么两栖能力了,老老实实在重装机械化部队去做哪些除暴安良的工作吧。
△两栖突击车和两栖步兵战车同时编组,同时登陆,这个就是低调的炫富!地球上没有第二个国家的海军陆战队有这个本事!
可以看出部队的思路一直是有备份的,05两栖突击车不行有04式步兵战车,04式步兵战车不行有63A式两栖坦克。
改装后的63A式水陆坦克,抗风能力比原来提高了两个级别,抗浪能力比原来提高了一个级别;改装后的63C装甲输送车具备了与水陆坦克接近的海上使用性能。63A式水陆坦克海上航行时速比原来提高了3~4公里,大大缩短了在敌火下冲击的时间。对解放台湾的军事准备一直是非常认真的。
事实是05海上最大速度只有25,勇虎测距火控秒杀绝大多数05以前我军坦克,事实是是目前我军登陆准备百分之一都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