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D-4基于在90年代初开始小批量服役的BMD-3改进而来,于2004年晚期投入现役。其保留了BMD-3乘员舱在前,后
2015年美洲狮步兵战车正式装备德国陆军,服役长达半个世纪的"黄鼠狼"1步兵战车逐步退役。 “美洲狮”主要满足德国需求研
七十年代,美国人针对苏联的步兵战车,搞出了MICV计划,大概的意思是机械化步兵战斗车辆,针对这个需求,美国人搞出了XM7
步兵战车通常都有三防(防原子、防化学、防生物)的要求,炮塔的密封性是一项重要技术指标,战车炮要置于密封性良好的炮塔中,炮
西方六十年代也搞过坦克炮射导弹。尤其是美国对于炮射导弹非常的上头,搞出了MBT70这种驾驶员都会晕车的玩意。后来西方放弃
一般而言,大口径、低膛压、低初速火炮,难有较高的射击精度。资料和试验数据表明,俄罗斯 100mm 火炮,虽然初速较低,但
100mm 杀爆弹是俄罗斯BMI-3 步兵战车战斗部主要弹种之一,其具有压制、推毁暴露或隐蔽的敌火力发射点、杀伤敌有生力
首先,最早咱们也是想学BMP3的。在04式步兵战车研制时,曾经有一个方案以步兵战车、水陆坦克二型合一的动力舱后置的底盘,
众所周知,毛子步兵没人权机械化步兵时代,如果运气好,配发个坦克,步兵跟着坦克冲锋,步兵战车在后面火力支援。载具那是跟着步
BMP3步兵战车的整体设计在所有步兵战车中是比较奇葩的,最奇葩的就是发动机后置,乘员舱中置。驾驶舱车体前部中央位置,呈弧
从美国 M2系列和俄罗斯БMI 系列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出步兵战车有两种设计思想。BMI-3 代表的可以称之为突出火力
打坦克用脱壳穿甲弹,打飞机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脱壳穿甲弹是二战时期出现的,相较于毛子傻大黑粗的被冒穿甲弹以及德国人用于
目前步兵战车装备的小口径机关炮主要装备两种炮弹,一类是以对付“软”目标杀伤为主的榴弹(杀伤弹),另一类则是以对付“硬”目
1996年与俄罗斯签署的转让生产BMP3全套武器系统许可证和配置BMП-3全套武器系统的战斗部技术引进合同,进行的国产化
国内研发的小口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由于是出炮口立即脱壳,将对并联的100mm 火炮产生脱壳撞击和干扰。因而不能直接改到
俄罗斯的 30mm 弹药随其武器系统卖到了世界各地,前南斯拉夫即是它的生产许可证转让方。我国从1998年开始了从前南斯拉
据俄罗斯专家称,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对 M2和БMI-3 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M2只能在坦克和火炮支援下进行战斗,只能
目前无人机通信方式主要有激光、光纤、无线电三种方式,激光传输模式当前已被放弃,主要因素是大气对激光的吸收作用,限制了传输
现代战争的基本逻辑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所有有效的进攻都是建立在优势的兵力和火力基础上。当年日本人认为自己一个大队的战斗
BMP3的30炮和国内的04式步战都是2A72型机关炮,这个炮基本上都是优点,唯一的问题是没有专用的穿甲弹。早期引进的时
签名: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