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智慧不仅聚焦于阅读任务的创设,也聚焦于对学生的引导和点拨。学生用整片时间深入研读执行任务后,教师就要根据学生展示的成果发现问题,临场指导,激励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将任务执行引向深入。教师的引导点拨彰显专业素养和教学智慧,是年轻教师学习研究的典范。
如果学生自学很好地完成中心任务,就说明任务设置蕴含的思维和情感要求并不高,特别是对于基础并不好的学生。执行任务尽管轻松却缺乏意趣,并非好的任务创设。
有分量的阅读任务一看就蕴含很深的思维及文化素养的要求。比如,学《烛之武退秦师》提出任务:分点提炼烛之武的劝说艺术,要求不用事件的词语,提炼出规律性的思想。
学生执行任务必然受挫折,必须教师引导,一步步接近真理,生成思想,创造新知。怎么引导才生成思想呢?
首先要培养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只有信任老师,学生才乐于奔跑;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激励学生奔跑。教师必须培养两种魅力,一是和蔼可亲的魅力,让学生亲近,乐意受到指引;二是强大的影响力和执行力,学生必须跟着老师奔跑,追求真知,创造思想。
这种亲近服从的信任关系是长期合作经营出来的学习驱动力,又是教师人文涵养自然爆发出的魅力。
这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能力,也是走向优秀的铺垫。年轻教师必须研究和亲近学生,用人格魅力消除师生隔膜,建立信任和谐的关系。
其次要培养深厚的语文素养。诱导学生曲径通幽,披文入理,含英咀华,层层剥笋揭示文本里的人生真谛。教师引导激励学生追求,学生尽管不知道抵达的终点,但感受到终点的魅力,因为信任老师。
教师的语言智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点拨得恰到好处,既指明前进的方向,又留下自由奔跑的路程;二是学生一旦走向歧途,及时得到纠正,回到正路。
随着探索深入,学生切实感受到前方的魅力,每翻越一道关隘,就见到崭新的风景,不由得心旷神怡。新的风景既是思维的成果,又是情感的成果。
整个点拨和探索历程,充满教师迷人的智慧,师生对话机智纷呈,本是创造语言的生动典范。
最后要训练灵活机变的反应智慧。教师点拨充满临场智慧,不可能在备课时预设,怎么有效点拨,将学生引向深度思维,充满诱导的机智。
哪怕看似无效回答,教师也因势利导,轻巧地引导学生奔向有效探索,让学生充满求知欲,奋力追求。有时,学生眼看进入思维的死胡同,可教师轻轻一拨,便转向光明大道。
年轻教师听课就要敏锐地捕捉到这些精妙的细节,梳理教师的巧思,领悟蕴含的做人智慧和语文素养。
诚然,这并非最终的语文学习境界,教师教是为了达成不教的目的,学生最终会拥有深厚的语文素养,写出情感和思想均富有个性的阅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