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人手一台手机,人心因手上的电子产品难以清静下来。
算法,把你我的喜好算计得清清楚楚,让我们沉浸其中无法自拔,让我们把需要做的事情一拖再拖,直到无法再拖。
拖延症逐渐变成大家口中常见的词,若行动力强的人还会因此被暗暗嘲讽:
哇,你都做完了啊!唉,我真的放不下手机。
但我不愿再沉浸其中,一是电子产品中的内容越来越真假难辨,二是因为即将三十而立。
拖延症,没办法再说服我这个需要承担家庭责任的大人了。
我必须必须行动起来,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下面分享年后能帮助我提升行动力的10个小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有意识锻炼立即行动的条件反应。
白杨目前正在训练自己养成一个小习惯,只要用专属水壶接满水放在书桌上,身体就会自动进入做事状态。
毕竟“行动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通过方法和自我坚持慢慢增长的。
2.以结果为导向。
不要纠结开始和行动的过程,只要能通过合理的方法达到目标,细枝末节有时候是可以忽略的。
3.常在嘴边说:我能行。
这是让我们开始行动起来很好的思想暗示,也是能让一件难开始的事情变得简单起来的暗示。
4.养成良好的专注习惯。
其实就是保持专注力。
养成这个好习惯后,只要你开始某个任务一分钟时间,良好的专注力习惯会让你不知不觉间把一整件事情做好。
5.开始做一件事情前把所有干扰物品挪出视线。
比如白杨平常只会在书桌上放all in one本子和一个水杯,这样能最大限度降低专注力流失。
专注力足够集中后,我还会不断在心里暗示自己:某某任务要开始了,先开始一个番茄钟。
6.用便利贴列出一天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然后贴在最显眼位置。
起床后什么事情都不要想,先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再说。
7.想象月底复盘时,你会因为哪些事情感到开心。
其实就是利用“未来感谢”激励现在的自己,让你更有动力去做事。
8.不想做事时,反复念“绝处逢生,逆风翻盘”这句话。
这是白杨的积极“咒语”。
只要我出现负面情绪不想做事时,我就会大声念这句话,念完后整个人的情绪和状态就会恢复。
这类“咒语”因人而异,大家可以选择能触动自己内心的话来进行。
9.每天清晨列待办事项,睡前做复盘。
对比两种结果,从完成事项和时间记录中,你可以清晰看到自己的效率情况。
看着时间被浪费,内心会涌现起一股冲劲。
这股冲劲,就是你开始行动的开始。
10.畅想行动后会给自己带来什么。
这点非常适合开始做事就想要拖延的朋友。
只需一张纸一支笔,左边列下拖延后想要做的事情以及得到的结果,右边列下行动后会完成的事情以及得到的结果。
当你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你就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工作到现在,我一直谨记:“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等待和拖延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痛无感的存在。
不要让自己陷入假象安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