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工作时长近10年的普通打工人,我发现自己这近十年间并没有好好使用过自己:
刚开始工作时,领导交代任务,白杨会主动加班加点到凌晨做完;
后来不再经常加班后,我下班回到家就躺在沙发上刷手机,一直到十一二点才舍得去洗澡;
下班后胡乱煮点面条,甚至直接买一个面包或粽子解决晚餐;
常常看小说到深夜,第二天起床时头晕脑涨导致精神无法集中;
一旦坐在电脑前,经常一两个小时都不起来走动...
不知道以上简单罗列的内容有多少人和曾经的我一样呢?
劳逸结合才能坚持长久。
自从眼镜度数因为过度用眼上升一百多度以后,我就慢慢开始改变自己做事方式。
不再简单粗暴要求自己一次性把事情做完,而是根据不同难度设定休息时间,让眼睛放松的同时减少久坐次数。
甚至还能在休息空余大力夸赞自己:
我好棒!竟然在一个早上就完成了那么任务,而且每个任务都完成得挺不错...
努力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不是抹除我们当下好好生活的权利。
该休息时就好好休息,该努力时就好好努力。
不要自我贬低,要好好爱自己。
自我贬低会影响我们的自尊和自信。
说来也奇怪,当我开始用正向的语言来形容自己后,我发现整个人就像刚充满电的电动车一样—“动力满满”。
平常一个早上一般只能完成1-2个任务,但我用正向的语言来和自己对话后,效率直接提升到2-3个,且完成质量都挺不错。
这个方法不知道是否因人而异,有时间的读友们可以尝试下:
正确的看待自己的优点和成就,用正向积极的语言和自己对话。
真正的效率不是一直连轴转,而是懂得适当调节。
好像生活越便捷,需要做的琐事却更多了。
往往一天中需要我们完成的事情很多,但真正对未来起到帮助的事情却很少。
为了未来着想,我们需要提高和学习的不仅是时间上的利用,还得学会适当调节做事节奏,把更多时间用来完成真正能给未来带来成长和收益的事情。
太忙的人不一定是闯出名堂的人。
因为真正优秀的人不会轻易被琐事牵着鼻子走,ta们知道自己真正需要做的事情是什么,更不会简单粗暴使用自己,而是懂得高效做事和好好爱自己。
不要把自己当作“牛马”般去使用,强迫自己去完成或者达到超出自身能力极高的目标。
过度消耗只会消耗你的生命元气,让你时刻处于紧绷高压状态。
就像曾经看过的一句话那样:“你将会惊讶,如果你可以每天放松一到两个小时,它将会带给你对自己更深的洞见。放松有神奇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