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一:
把特斯拉引进中国,是“狼来了”,可以让羊儿们好好吃草长得壮跑得快,避免成为狼的口粮。
把中国电动车引去美国,也是狼来了,但狼把羊吃了。
就中国的电动车的这种发展势头,只要不设置任何门槛和限制,任何国家的车企都遭不住。
车主二:
风水轮流转,昔日西大指责东大贸易不自由,今朝东大反过来指责西大。这东升西落的态势,让人不禁感慨世事无常。而在工业领域,美国如今唯一引以为傲的汽车产业,也面临着来自中国的挑战。
美国被誉为车轮上的国家,家家户户几乎都有汽车。然而,本土汽车品牌在与日系车的竞争中并不占优势。若性价比更高的中国汽车涌入美国市场,仅需几千美金便能购车,本土汽车品牌将面临严峻考验,甚至可能失去生存空间。
面对这样的局面,美国作为曾经的世界老大,自然不愿轻易让出这块最后的遮羞布。因此,中国汽车工业想要进入美国市场,必将面临重重阻碍。不过,无论如何,市场竞争总是公平的,让我们拭目以待。
车主三:
中国允许特斯拉设厂,主要出于经济和技术考量:经济上,特斯拉能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创造就业,促进经济繁荣;技术上,有助于国内汽车行业学习先进电动汽车技术和管理经验。
相比之下,美国对中国汽车企业设厂限制重重,主要因为贸易保护主义,欲保护本土汽车产业和就业岗位;同时,地缘政治因素也干扰着汽车产业,包括两国关系和安全审查等无端干扰。
总之,两国在汽车产业合作上的态度截然不同,反映了各自的经济和安全利益考量。
车主四:
中国允许特斯拉设厂,旨在吸引外资,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交流。特斯拉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同时,特斯拉的加入也满足了国内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增加了市场竞争,促使本土企业提升品质和创新能力。
相比之下,美国在某些情况下对中国企业设厂造汽车持谨慎态度,可能源于多方面的考虑。政治上,美国可能担忧中国的发展速度和竞争力;经济上,担心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会对本土产业造成冲击,影响就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技术层面,也可能担忧关键技术被中国企业获取或转移。
然而,这种情况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国际关系和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未来的政策也可能会根据各种因素进行调整和改变。因此,中美两国在汽车产业的合作与竞争,将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
车主五:
美国是传统汽车强国,中国在技术上和品牌上难以短期超越。但新能源汽车是全新领域,各国起点相近。中国全力发展电车,而美国因油车利润高,对新能源兴趣不大,面临转型难题。如今,中国已成为电车生产和使用大国,不怕外企竞争,反而促进市场良性循环。比亚迪等中国企业销量远超特斯拉。若美国放开电车市场,恐被中国电车席卷,作为汽车大国,美国不会坐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