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三迁”和“榆阳三拓”

长安一块 2024-03-04 10:18:58

在榆林,从古到今一直流传着“三迁”之说。实际上,“榆林三迁”是民间传说的故事,“榆阳三拓”才是历史事实。

传说是这样的,明代延绥镇城原来在绥德,榆林为出哨水头,遇到敌军来犯,守将奏报朝廷,才调遣大同、宣化两府和北京的军马到这里。因为路途太远,等到那里的兵马到了,这里的敌人已退了,白白浪费军力、物力。成化年间,延绥巡抚都御使余子俊,奉命在这一带设防,他认为只有在绥德以北一带建城防守,训练军马,丰财聚食,才能抵抗敌人的侵犯。因此,他经常骑马从绥德出发,在无定河一带日夜行宿,仔细观察山川地势,看在什么地方建城合适。

有一天,余公带领着部下沿着无定河打猎,忽然发现前边有一只白狐狸,他骑着马独自追了上去。狐狸在前边跑,余公在后边追,一直追到驼山,狐狸忽然不见了。这就是民间流传的“狐仙引路”。等到余公骑马登上驼山,随从们也赶到了。余公站在驼山顶上,望见南面沟壑交错,北面大漠千里,东面丘陵起伏,西面黑山高耸,山下榆溪河水奔流。四周驼山,黑山、红山环抱,真是建城的好地方。不由得高声称赞道:“龙腾虎踞之地,妙啊!”

众人也议论纷纷,说这里东倚驼峰山,西临榆溪河,南带泥沟水,北锁红石峡,真是风水宝地。听得余公称赞,也一齐高声地说:“在这里建城,易守难攻,固若金汤,太好了!”

于是余公便准备在这里选址建城,将延绥镇城由绥德移到榆林。并上书皇帝说:这里是九塞岩险第一,绵亘千里,延绥五路之襟喉,三秦之要区,孤悬绝漠,控制诸边,左提右携,边陲冲要,将延绥镇移到这里最合适了。

余公建城的奏书报到朝廷后,受到朝中很多人的阻挠和反对,认为万万使不得。余公多次上书,陈说利弊,坚持自己的意见,最后才得到皇帝的同意。余公便带着部下,选择城址。

经过一段具体的选择,第一天余公和部下刚将城的范围划住,并定下桩界。第二天,突然发现桩界不见了,余公派人去查看,才发现桩界向外扩大了,木桩周围到处是狐狸留下的脚印。大家感到非常奇怪,便将城向外扩大,又定了桩界。到了第三天,突然发现南边的桩界又不见了。余公得知后,亲自去察看,一直找到了榆阳河畔才找到了木桩。这就是民间传说的“三迁榆林”。随后,余公便大兴土木,修筑榆林城,成为九边重镇。

历史上,榆林自战国以来始终是北方要塞,只是古城屡兴屡废,城址多变,城名亦改动频繁,所以使后世认识榆林的历史,增加了很多的难处。这一点万里长城是最好的证明。

榆林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到了元朝末年,这一带农牧业非常发达,人口不断增加,市场繁荣,成为蒙汉两族贸易的重要市场。

明代朱元璋统一全国以后,元蒙残余贵族仍占有大漠南北,随时牧马南下,侵扰中原。东胜失守后,明军节节败退,蒙古军乘势南下,榆林成了双方争夺的重要军事阵地。明王朝为了增强这一代的防御力量,于洪武二年(1369年)重置榆林寨。明政府除增兵驻守外,并在绥德建立延绥镇,置总兵官,派巡抚坐镇,负责指挥保护这一带的边防军事、人民生产。正统二年(1437年),都督佥事王桢将洪武二年建的榆林寨扩建为榆林堡城,以捍卫延绥。榆林城的军事地位更加重要。宪宗成化元年(1465年)二月,延绥都督张杰上“安边方略”奏本上说:“可选诸营精兵九千,分为六哨,分屯府谷、神木二县,龙州、榆林二城,高家、安边二堡。无事则巡逻边疆,遇警则彼此应合。”成化七年(1471年),都御使王锐置榆林卫。成化八年(1472年),巡抚余子俊巡视榆林卫城,认为此地东依驼峰山,西临榆溪河,北峙红石峡,南流泥沟河(榆阳河),中间平川,山环水绕,地形险峻,水草丰美,交通便利,农牧业发达,水炭充足,可攻可守,可进可退,能屏障延绥、捍卫河东。并依旧城拓筑北城,修建钟鼓楼。成化九年(1473年)余子俊上疏明廷,奏请将延绥镇治所从绥德迁到榆林。

榆林城从成化八年(1472年)到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的一百多年间,由于政治、经济、特别是军事的需要经过多次扩建增修,其中有三次大规模的扩建,史称“三拓榆阳”。

第一次: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巡抚黄黻将原堡城向北展筑,城周约六里。北城上建有城楼一座,叫镇榆楼,楼下未开北门。东门叫威宁门,西门叫广榆门。这次展修的城垣俗称北城。

第二次:弘治五年(1492年),巡抚熊绣将城垣又向南新扩,城周长约7里,增设西门叫宣威门(今大西门),东门叫振武门(今东门),南门叫怀德门(今凯歌楼)。这次展修的城垣,俗称中城。

第三次:正德十年(1515年),延绥镇总制邓璋因南关外人烟臻集,店铺栉比,奏筑南关外城,将南城推至榆阳河沿,新扩城周长13里,筑起南门,叫镇远门(今南门),并设西门二,北叫龙德门,南叫新乐门(今小西门)。其间在镇远门外榆阳河东侧土山之顶建塔一座名曰凌霄塔。

《榆林府志》说:“按三拓榆城,先置者北城,今之上帝庙高台即当年南城基边,内有钟楼一,今无,而土人犹称钟楼山焉。嗣将南城展至凯歌楼为止,之楼即当年之南门,现有“古怀德门”四字,后复展至现在南门为止,故旧有北城、中城、南城之曰。”

为了加强对榆林的防御,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在城北红山的长城线上,修建了镇北台。

经过100多年的维修和扩建,榆林城呈现南塔(凌霄塔)北台(镇北台)中古城(榆林城)之势。城周长约7000米左右,城墙底宽16米,顶宽9米,高12米,城墙为青砖砌面。建有城门7座:东为振武门、威宁门两座,西为宣威门、新乐门、龙泉门、广榆门四座,南为镇远门,北为镇北楼(无门),有观远楼,讯敌楼两座。南门、东门有瓮城,各城门上均有箭楼,并设千斤闸。城内以大街为中轴线,街道建有多座骑街大楼、有新明楼、凯歌楼(原名怀德门)、鼓楼、钟楼等,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大街以西主要为官府衙署,以东为寺观,巷道内建有居民住的四合院落。城内建有榆林卫、总镇署、榆林道、察院、城堡厅、中营、税课司等官署衙门和文庙、武庙、城隍庙、娘娘庙、龙王庙等庙宇。榆林城真可谓“人烟臻集,店铺栉比。”

由于延绥镇卫城榆林城东倚驼峰山,西临榆溪河,南带榆阳水,北锁红石峡,位于明长城要道,榆林遂成为“九塞岩险第一,绵亘千里,延绥五路之襟喉,三秦之要区,孤悬绝漠,控制诸边,左提右携,罥足扼吭”的“边陲衡要,全陕藩篱”的九边重镇。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