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名单系列第十二季第九集增持

喜欢甜妹 2025-02-14 03:52:16

2017年6月20日,景谷开始筹划重大事项停牌,可是不到一个月,就宣布流产。

至此,算下来,小康控股入主景谷,不论是收购股权还是财务资助,前后大约投下了15亿元。

但迟迟没有回报,而且,更惨的是,其增持的时点,正在股价的高位

不过,几经周折,事情总算发生了转机——2018年6月,周大福投资与小康控股签订合同

周大福投资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以32.57元/股收购小康控股所持有的景谷3893.99万股份,占总股本的30%,受让金额约12.68亿元。

除此之外,周大福投资还将邀约收购25%股权,将股权持有至55%,对公司形成绝对控股。要约收购将耗资约10亿元。

这两笔交易合计将达到23亿元

在本次要约收购报告书摘要提示性公告日前 30 个交易日内,景谷林业股份的每日加权平均价格的算术平均值为23.28元/股,很明显,周大福投资入股溢价不小,为39.9%

至此,一个在资本市场苟延残喘很多年的老壳,终于在新人入驻后,画上了它资本运作的阶段性句号。

综上,本案的研究逻辑如下:

本案基本面滑落的链条为:其主营下滑,营收提升主要靠房地产业务——主营业务原料短缺,成本上升,当年木地板行业诚信危机,降价且销量下滑,导致业绩继续恶化并亏损——

依靠投资收益扭亏,但主业继续恶化,亏损再度袭来——借助营业外收入扭亏——第一次戴帽,连续两年亏损,公司举债经营——林业行业回暖,趁势出售转让林木资产(存货)扭亏为盈——

治标不治本,连续2年亏损再次被ST——原前2大股东纷纷转让持有股份,新股东入主——继续要约收购——通过债务豁免摘牌,保壳——再亏损——控股股东增持,为公司进行重组——重组流产——控股股东出售控制权——周大福接盘。

总结下来,几个关键节点分别是:2002年、2006年、2015年。

2002年,当期虽然营收及增速还在上升,但其收入主要来源于房地产,而非主营业务。

单独来看其主营业务,其实已经呈现下滑趋势,而其资金体量并不足以支撑多个房地产项目,因此其一个项目完工后,会出现明显的断档年

2006年,其首次亏损。

当时其账款恶化,绝对值金额增长,账龄延长,下游话语权开始变弱。

两个业务双双下滑后,其实基本面已经很难再翻身。

此时,要么靠财务调节勉强度日,要么靠资本运作苟延残喘,没有其他路子

2015年,已经经历了前期一年亏一年正,到后来连续2年亏一年正,本案已经走上了“调节利润——保壳”的道路,并且,从其频繁的股权变动来看,这家公司已经从主业下滑的基本面逻辑,进入资本运作的基本面逻辑。

其实,在这些年份的转折点之前,一些提示性信号已经发出了警报:其他应收款、库存商品、扣非净利润、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应付利息。

然而,如果我们换一个更加简单直接的角度,直接来看其扣非净利润,自2005年至2017年,实质上已经连亏13年。

这整整13年间,尽管基本面一塌糊涂,但它依靠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债务豁免、资产重组等手段,安然度过,最终还顺利找到了一个好的婆家。

这个案例已经研究完毕,可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为什么近期垃圾股能够集体暴涨?

其背后的逻辑其实正如此案一样——无论再烂,也无退市之虞,最终仍然能够找到买家接盘

0 阅读:0

喜欢甜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