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说,中医看病要“对症下药”,可还是有些家长自己给孩子乱喂药。
春天阳气足,是孩子长个儿的好时机,但阳气太旺,孩子就容易上火,一上火就吃不下饭,晚上翻来覆去睡不好。
昨天接诊的一个孩子就是这样,但家长看的不是上火,而是腹泻。一问才知道,孩子之前上火,妈妈着急,直接喂了一堆清热的药,结果火没下去,反而把孩子脾胃伤着了,开始闹肚子。

在中医看来,同样是上火,但病因却千差万别,大致分为实火和虚火。实火大多是积食所致,虚火多是因为津液不足,或者积食内热太久导致的阴虚火旺,那些清热的药,对实火有用,要是虚火喝了,反而会让孩子阳气更弱,虚火越烧越旺。而且这些药大多寒凉,孩子脾胃嫩,吃多了容易肚子疼、拉肚子。
所以我想借这个孩子的事提醒家长,在用药前一定要辨证清楚,不要盲目给孩子用药。
有很多家长问我,孩子上火了,应该怎么做,对于症状比较轻的孩子,食疗是个不错的方法。
一、肺有火,喝麦冬症状:咳嗽、口干、大便干、嘴唇干裂、流鼻血。
食疗方:麦冬雪梨汤
麦冬泡半小时,雪梨切块,一起煮20分钟,可以放点冰糖调味。
功效:麦冬润肺降火,雪梨省劲止咳,适合肺热咳嗽的孩子。

症状:舌尖发红、口腔溃疡、睡觉不踏实、爱发脾气、小便黄、大便干。
食疗方:百合莲子汤
百合、去芯莲子泡一小时,然后加水煮烂,最后加冰糖调味。
功效:百合宁心安神、莲子清心火、助睡眠,适合心火旺、睡眠质量差的孩子。

症状:脾气大、脸发红、眼屎多、睡眠质量差。
食疗方:菊花枸杞茶
菊花、枸杞,冰糖少许,用沸水泡5分钟即可。
功效:菊花清肝明目、疏散风热,枸杞有一定的滋阴润燥的作用,适合肝火旺、眼屎多的孩子。

孩子有相关症状时,可以选择对应的食疗方,但食疗只能辅助,喝了几次没好转,及时找大夫!
上个月看诊了一个5岁孩子,经常积食上火,内热太大,伤了脾胃,半年就长了2厘米。检查后发现孩子舌苔白厚,嘴里有酸臭味。家长还说这孩子特别喜欢吃肉,一吃多就积食,好几天才拉一次大便,很明显这是积食内热导致的生长迟缓。

于是我结合孩子情况,开了个方子,以消积清热、健脾益气为主。
开方: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炒栀子、丹皮、白术、茯苓、太子参、陈皮等。
喝了半个月,孩子胃口好了,舌苔干净了。后来调整了方子,加了一些助长的药材,1个月后复诊,孩子吃饭排便都正常了,长高了1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