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季到来,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从肺炎支原体到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呼吸道疾病如何防治?公众用药需注意哪些?生活中如何预防呼吸道疾病?
不同呼吸道病原体感染如何区分?秋冬季是各种呼吸道微生物感染的高发季节。最常见的病原体有支原体、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感染等,都是较为常见的。
肺炎支原体感染常发生于秋冬季,多见于5岁及以上儿童,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热以中高热为主,咳嗽较为剧烈,肺炎支原体感染潜伏期为1~3周。
“甲流”“乙流”,其实是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简称流感,症状相对较重,可能出现突然高热,可能有畏寒、寒战,多伴随浑身酸痛、乏力、恶心呕吐、精神不振等全身症状。
呼吸道合胞病毒属于肺炎病毒科,病毒潜伏期大约2~8天,在成年人和较大儿童中病情较轻,可能毫无察觉或者表现为不发热的普通感冒。
确诊后应如何用药?患者确诊支原体肺炎感染后应遵医嘱及时治疗。目前在我国流行的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率达60%~80%以上,因此成人感染支原体后推荐优选四环素类或喹诺酮类药物。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可以通过一般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通常是自身免疫力比较低,受到呼吸道合胞病毒入侵引起的,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可以选择抗病毒药物治疗,比如奥司他韦片、利巴韦林片等,应该在发病48小时之内服用。如果有机体发高热、头痛等症状,可以配合解热镇痛药物治疗,需严格听从医生指导,不可以擅自选择。
儿童发热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儿童发烧没有超过38.5℃,一般不建议直接用药退烧,可以先采取物理方式降温,例如可以用冰袋、冷毛巾等敷于儿童的前额、头顶部,也可以用温毛巾擦拭颈部两侧、腋窝、腘窝、大腿根部等部位。还可以考虑使用退热贴、退热栓等进行降温,同时让孩子多喝温开水,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如果体温超过38.5℃,则可以采取口服药物的方式降温,比较常用的药物为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在4个小时内不可重复服用,布洛芬在6小时内不可重复服用,此外两种药物不可以一起服用,还有一些感冒药中含有退烧药,在口服感冒药的同时要注意阅读说明书。
生活中如何科学预防呼吸道疾病?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在接触公共场所物品后,要及时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在冬季,由于室外气温较低,人们常常关闭门窗。因此,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3.注意呼吸道卫生
在出门时,应尽量选择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以减少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播的风险。
4.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老人、儿童、孕妇等高危人群,如无接种禁忌症,建议及时接种以增强主动防御能力。
5.保持社交距离
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尤其是空气流通不畅的密闭场所,易造成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建议规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如果出现呼吸道传染病症状,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建议患病学生居家休息。
6.增强身体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对病毒的抵抗力。
7.科学就医
如出现呼吸道传染病症状,务必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儿童专科医院、综合医院人群相对密集,容易出现交叉感染的风险,就医和陪同就医人员务必佩戴口罩,也可根据病情,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就近的基层医疗机构就诊。
(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