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问几个问题,有利于理解本文主题。
1、名将在战争前后进行阶段所使用的谋略,比如韩信还定三秦之战的暗度陈仓、潍水之战的半渡而击,这些导致战争迅速胜利的谋略,能被称作“上兵伐谋”么?
2、战争中通过对敌方军队的包围、长久围困,致使其最终主动投降,能被称作“上兵伐谋”么?
3、“上兵伐谋”与惯常所说的“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是一回事么?
4、“上兵伐谋”的代表性人物,你第一时间会想到哪些人?
先有自己的答案,然后我们进入正题。
先抄书,《孙子兵法-谋攻篇》:
————————————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
看似很容易理解。但要强调一个关键,孙子这里所谓的“用兵”,并不是指使用军队、兵力,而是指兵事、军事、战争,即“兵者,国之大事”这个宏观层面。
有句古话叫:“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即国家最大的两件事,就是祭祀和戎事(即兵事、战争),其它的都相对没它俩重要。
只有从这个角度出发,才能真正理解孙子所谓谋攻的涵义,在最宏观的战略层面,战争目标是击败一个敌对的国家。
因此,击败一个国家是要以保全其国为上,而不是将其国家彻底打残。击败其军队,也不是必须要将之彻底消灭。
为什么非要这么做?打的痛快淋漓不行么?
孙子给出的解释是“以全争于天下”、“利可全”,其实即“战争是政治的延续”的意思,开展军事战争,主要是为了政治、经济等利益,军事战争只是手段而非目的。
所以,消灭或迫降其政权组织,却保全其国家、军队,当然要比将之彻底打残、消灭更为有利,一方面是己方战胜敌方的各项利益收益,另一方面则是己方的成本付出。
所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里的“战”才是真正的使用军队、开战,即在孙子眼中,“兵”和“战”是两个层次的概念,“兵”是国家宏观层面围绕战争相关的事情,而“战”则是指具体的战争、战事。
说白了就是,能不开战就将对方屈服,当然要胜过开战。开战就算百战百胜,收益比也会相对大打折扣。
所以,《孙子兵法》是叫“兵法”而不是“战法”,十三篇内容所讲述的,也从来不是狭义的军事战争即“战”,而是以此为中心,所涉及到其它所有宏观层面即“兵”,包括战争、政治、经济、战略、外交、情报等层面,其中政治需求是第一位的,这是军事战争的服务目标。
古人对此的认知一直都很明确,比如著名的“武庙”,十哲、六十四或七十二将等,尊崇的源头、“首圣”是姜尚,他的事迹当然不能完全确定,但“亚圣”张良我们是很清楚的。
如果只论起具体的打仗,张良、诸葛亮之类当然水平不如“韩白李岳粟”这些更专业的名将,但是兵事,从来不是狭义的打仗、战事,那是政治外交等层面彻底闹僵、没有收效了,没办法了才不得不打。
所谓的“军事才能”、“战争才能”也从来不是单纯的指挥打仗能力,实际包括治军、用兵两项,或者战略、战役、战术三个层面,以及班固曾经总结的“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机巧”共四家。
其中“兵权谋”定义很明确:“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
国家宏观层面的“兵事”,才是评价、考核一个“将”能力的最高级、最全面标准,诸如国家安全、战略方向、国防建设、战争指挥等。这一块极富争议的诸葛亮最为典型,虽然他指挥打仗能力相对不足,但他在治军、战略等层面能力优异,“武侯”的“武”,也并非只指打仗,其他层面的能力要求同样重要。
而孙武子这个人,如果真存在并像史书所记载的,他实际也更多是个“谋士”而非名将,即他更像张良、诸葛亮,而非伍子胥、韩信这类纯名将。
回到正题。显然,如何击败一个国家,开战已经是末位手段,收益比、性价比很低了。
因此,孙子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即在战争手段之上,还有更优的“谋”和“交”两个手段。
其中“交”很容易理解,外交嘛,通过外交的奔走游说、合纵连横等手段,争取到对方在国际上的孤立,从而让其被迫屈服。
即通过外部合作达成目的。
而“谋”则是指自身的谋略,而且是具体开战之外、之前的,不仅不靠其他外部组织,也不靠直接的战争手段。
这个当然看似很空洞,都不知道具体指哪些。实际上,孙子确实也没有就此展开过,甚至“谋”这个字在《孙子兵法》中都仅出现11次,除了谋攻篇三次,其他地方同样没有展开过。
也许,在孙子看来,这个“谋”字是不需要解释的,那它实际上也就是指“兵事”所涉及到,刨除伐交、伐兵即外交、具体战争之外的手段,包括宏观战争(主要指战略、国防等)、政治、经济、文化、情报等其它所有领域的谋略和手段。
还是举具体实例容易说明。
比如楚汉战争,韩信的“汉中对”、修武夺军前后的“分兵包围再决战”战略,通过对天下形势的分析,为刘邦集团指明了发展方向;以及张良“下邑对”,建议刘邦重点使用韩信英布彭越。这些都是战略层面的“上兵伐谋”。同类型的还有司马错的“得蜀即得楚”、诸葛亮的“隆中对”之类,这些涉及到本集团或对立双方宏观、长远战略的谋略,都可归于此类。
比如商鞅变法,这是秦国政治制度甚至包括经济的整体变革,是秦国崛起的真正动力,这是政治、经济等层面的“上兵伐谋”。其它如“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也可以属于此类。
比如赵充国战胜西羌。相比战争手段,持续的戍边屯田收效更大、性价比更高,这是单独经济层面的“上兵伐谋”。后世各类屯田甚至经济贸易战,都可归于此类。
比如西汉时代的汉匈百年对抗,汉朝最终取胜匈奴,直接的战争手段被证明不是最主要的,恰恰是汉武帝停止对外战争后,通过政治制度、经济贸易、文化等层面的优势,以及外交手段,实现了对匈奴的逐步压制与制胜。这是个相对综合型的“上兵伐谋”。
至于文化层面,中国古代可能不多,但世界史很明显,诸如文化渗透、侵略等。这同样是一种“上兵伐谋”。
综上,不难看出,孙子所谓的“上兵伐谋”,其实就是现代所常说的“整体战”、“超限战”之类。除了具体的开战手段,其它只要有助于形成竞争优势、逼迫敌方屈服的手段,都是可以使用的,也都归属“上兵伐谋”。
这也是孙子所说“必以全争于天下”的真意,所谓“上兵伐谋”,就是实战之外的“全面战”吧!
近现代最有名的“上兵伐谋”造就的不战而屈人之兵,自然是苏联解体。历史上相关的例子也有很多,诸如秦灭六国时迫降齐国、西汉制胜匈奴等外国等。说明上兵伐谋、伐交确实是有其道理的。
最后回答开头几个问题,看看答案是否相同。
1、名将在战争前后进行阶段所使用的谋略,比如韩信还定三秦之战的暗度陈仓、潍水之战的半渡而击,这些导致战争迅速胜利的谋略,能被称作“上兵伐谋”么?
答案:不算,这是具体战事的谋略。
2、战争中通过对敌方军队的包围、长久围困,致使其最终主动投降,能被称作“上兵伐谋”么?
答案:看是哪一种包围,如果只是战略大范围导致的包围态势,可以算;如果已经是具体战役、战场层面的包围并长久围困,不算。比如东野围困长春导致的投降,不算。
3、“上兵伐谋”与惯常所说的“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是一回事么?
答案:绝对不是。这正是本文所阐述的精髓,兵和战不是一回事。孙子包括曹操从没说过“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这句话,它纯属是传播误解之后的似是而非,其实“上兵伐谋”本身就是现代惯常理解的“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之意,但实际应为“善兵者无赫赫之功”或“善谋者无赫赫之功”。所以这句话还是建议少说,不严谨。
4、“上兵伐谋”的代表性人物,你第一时间会想到哪些人?
希望看完本文,各位自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