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有没有老化,提前10年就知道了!手脚先发出信号,别忽视!

百智说健康 2024-09-03 21:14:40

随着年岁的增长,人体逐渐步入老化的轨迹,各个器官的功能亦随之缓慢衰退,大脑亦不例外。

通常情况下,人们往往在语言能力的减弱、记忆力的消退等明显迹象出现时,才意识到大脑的衰老。然而,事实上,早在10年之前,手脚就已经悄然传递出了预警的信号!

大脑有没有老化,提前10年就知道了!

2024年5月,《柳叶刀-老龄健康》期刊发表了一项研究,揭示了大脑老化之前,手脚其实早已传递出信号,其征兆甚至可提前至10年之久!

该研究指出,在老年群体中,整体认知能力与运动功能(具体表现为步态功能和手部力量)均呈现出衰退的趋势。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步态功能和手部力量的衰退竟然比认知能力的衰退提前了长达10年之久。

研究数据显示,1303名参与者的认知能力、步态功能和手部力量的平均值均有所下滑。平均而言,步态功能和手部力量的衰退明显早于认知能力的衰退。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相较于步态功能的衰退,手部力量的减弱与大脑老化的表现呈现出更为紧密的关联。然而,大面积脑梗塞则与步态功能的衰退关系更为密切!最终,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手部力量的衰退”可能成为识别老年痴呆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步态功能的衰退”则可能是早期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一个生物标志物。

因此,密切关注走路姿势以及握力大小的变化,将有助于我们更早地发现疾病的信号,从而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步态变化,疾病信号的警钟!

步态的微妙变化,往往可能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疾病预警!这些变化可能意味着关节系统、肌肉组织或神经系统出现了问题。

1.磁性步态:警惕脑积水风险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的张宝荣主任医师指出,这种步态的特征是脚步难以抬起,仿佛脚上绑有磁铁,在磁场上行走,步履艰难。这种步态在临床上常与正压性脑积水相关。

大脑的自然老化、脑出血或感染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脑积水的发生。这类患者可能同时伴有记忆力减退和排尿障碍(如尿频、失禁或排尿困难)等问题。

2.醉酒步态:脑部疾病的隐患

张宝荣医生还指出,醉酒步态的特点是行走时摇摆不定,无法走直线。这种步态可能高度怀疑脑出血、脑梗死、脑肿瘤或小脑病变等疾病的发生。这些疾病会损害小脑功能,导致行走时出现摇晃的步态。

3.拖把步态:关节疾病的预兆

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康复医学科的丁铃医生指出,拖把步态的特征是一条腿正常,而另一条腿由于神经或肌肉功能障碍,无法与正常腿同步行动,只能拖曳而行,形成跛行的姿态。这种步态多见于坐骨神经痛、椎管狭窄、下肢血管堵塞或骨关节炎等疾病。

4.慌张步态:帕金森病的警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科的包春茶医生表示,慌张步态的特点是步伐小而快速,脚掌擦地而行,身体僵硬并前倾,仿佛无法及时停止或转弯,给人一种即将扑倒的感觉。这种步态可能是帕金森病的征兆。帕金森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中老年人中较为常见。

5.跛行步态:心血管疾病的信号

包春茶医生还指出,跛行步态的特点是行走一段时间后,双腿出现麻木、无力、酸痛的感觉,难以继续行走,休息后症状有所缓解,因此行走时停停走走。医学上称这种现象为间歇性跛行。这种步态可能怀疑闭塞性动脉硬化、高血压动脉硬化或椎管狭窄等疾病。

6.内八步态:关节疾病的预警

包春茶医生进一步指出,内八步态的特点是行走时脚尖向内,双膝向外侧弯曲。这种步态在骨关节炎患者中较为常见。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关节软骨的原发性或继发性退行性变以及骨质增生。

握力减弱,警惕这些疾病风险!

抬举、拉扯、扭转、抓取……这些日常动作无不与握力紧密相连。握力的大小不仅反映了上肢肌肉的力量状况,更关乎全身力量的均衡。一旦发现自己的手劲变小,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疾病预警信号!

1.心血管病风险上升

2022年,《中国循环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握力的大小与心血管健康息息相关。握力较低的人群,面临的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显著增加。具体而言,握力每下降5千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就会增加14%,同时全因死亡风险上升12%,心血管死亡风险更是增加了16%。

2.痴呆风险加剧

2023年,《老年痴呆症和痴呆症》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握力较大的人患痴呆症的风险相对较低。研究数据表明,绝对握力每增加5公斤,全因痴呆、阿尔茨海默病以及血管性痴呆的风险分别降低了14.3%、12.6%和21.2%。

3.糖尿病风险提升

2020年,《医学年鉴》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握力值的增加与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之间存在关联。研究人员指出,简单的握力测试可以作为一种快速且低成本的筛查手段,帮助医护人员识别出那些具有2型糖尿病风险的患者。

4.肺部健康受损

北京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张妮指出,握力不足可能意味着人体的整体力量不足,这对肺部健康是不利的。相反,握力强的老年人往往拥有更好的肌肉水平,在日常生活中也表现得更为灵活。

为了维护运动功能,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1.加快步伐行走

保护运动功能离不开运动!广场舞、快走、太极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每周至少进行120~150分钟。快走时,尽量甩开胳膊、迈大步子,以更好地促进新陈代谢。一般来说,慢速走是每分钟80步,中速走是每分钟100步,而快步走则是每分钟120步。

2.增加蛋白质摄入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老年科执行主任袁颖表示,蛋白质的摄入与肌肉质量紧密相关。她建议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1.2~1.5克的蛋白质(例如,体重为100斤的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60~75克蛋白质)。对于蛋白缺失严重的人群,应摄入更多的蛋白质。

饮食应多样化,以谷类为主,杂粮占1/4~1/2,并适量摄入鱼、鸡蛋、红白肉、牛奶等优质蛋白食物,每天至少摄入一斤蔬菜。

3.进行握力锻炼

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动作来锻炼握力,比如拧毛巾,双手握住毛巾两端,反复进行拧动。此外,使用握力器或举哑铃也是不错的锻炼方式,但请确保量力而行。

4.积极做家务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活动也能起到锻炼的作用,比如提重物爬楼梯、整理衣物等,这些都能让肌肉和关节得到活动。扫地、拖地、擦窗、洗车等家务活动也能有效地锻炼上肢和腰部肌肉。但请注意,老年人应结合自身关节健康状况等实际情况进行锻炼。

5.补充钙质

补钙不仅有助于减缓骨质流失,还对维持肌肉兴奋与收缩、预防肌肉萎缩具有积极作用。牛奶是最佳的补钙食物,每天都应摄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建议,每日牛奶及奶制品的推荐摄入量为300~500克。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