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被称为“半个圣人”的王阳明科举落第后,并未因此动摇心志。
他说:“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他深知真正的成就不在于一时的得失,而在于持之以恒的自我修炼。
但我们皆是凡人之躯,且身在纷繁多元的信息时代,真的很难守住内心的笃定,难免会跟着信息的潮流走。
教育更是如此。
其实,如果大人先调整心态,秉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的信念,一切皆会云淡风轻。
二
不必急于让孩子表现。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
就像花朵,有的在春天盛开,娇艳欲滴,吸引众人目光;
有的却在寒冬腊月绽放,独自散发着清幽的芬芳。
孩子也是如此,他们的成长轨迹各不相同。
有的孩子语言发展迅速,小小年纪便能口若悬河;
而有的孩子则可能在艺术创作上更具天赋,需要时间去沉淀和展现。
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看不到孩子在某方面的突出表现,就急于将他们推到台前,强迫他们去展示自己尚未成熟的能力。
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在合适的时候,他们自然会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回头想想,小学读书时,那两个在前头拿着旗子,吹着口哨,喊着口令的孩子王,现在却在工厂里拧螺丝。
那个受校长推崇、我初一时一入校就听到的在市里演讲获奖的学长,经常看到他在街头拉板车。
这里并没有嘲笑职业高低的意思,只是觉得人的际遇不同,并非要在小时候表现出众,才是优秀的孩子。
三
不必拔苗助长。
教育不是一场速成的竞赛,而是一场漫长的陪伴与引导。
揠苗助长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常常不自觉地成为那个急于求成的农夫。
给孩子报过多的辅导班、兴趣班,期望他们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各种技能,成为全能型人才。
然而,这样的做法往往会适得其反,让孩子不堪重负,甚至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
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
我们应该关注他们的兴趣和特长,因材施教,让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自由探索,慢慢成长为参天大树。
四
给孩子一个清静的成长空间。
一个清静的成长空间,能让孩子远离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专注于内心的世界。
我们可以为孩子打造一个温馨的书房,里面摆满了他们喜欢的书籍;
也可以带孩子走进大自然,让他们在山川河流、花草树木中感受生命的美好与宁静。
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能够学会独立思考,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有个孩子,他的父母非常注重给他创造清静的成长环境。
每天晚上,一家人会一起静静地阅读书籍,分享彼此的感悟。
周末,他们会去郊外露营,让孩子亲近大自然,观察星空、聆听鸟鸣。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内心充满宁静,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表现出了超出同龄人的淡定和自信。
五
培养孩子做一个内心宁静富足的人。
内心的宁静与富足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当他们拥有了强大的内心,就能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坚守自己的信念。
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艺术修养等方式,让他们的内心得到滋养。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能让孩子领略到人类智慧的光辉,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和思想;
学习音乐、绘画等艺术,能让孩子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培养审美情趣。
为什么要读书?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内心宁静富足,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轻易被外界的物质和虚荣所迷惑。
他们懂得珍惜生活中的点滴美好,追求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六
尽可能培养孩子专心做一件事。
张艺谋的电影《英雄》,一出场就是刺客(李连杰演)的几句旁白:
我叫无名,人若无名,便可专心练剑!
专注是成功的关键之一。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们很容易被各种新鲜事物吸引,注意力难以集中。
然而,只有当孩子能够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情时,他们才能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力。
我们可以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入手,鼓励他们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比如,一个喜欢下棋的孩子,家长可以为他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比赛机会,让他在对弈的过程中锻炼专注力和思维能力。
有看短视频的朋友会知道,一个30岁左右的王姓年轻人,毕业的院校也极为普通,十年磨一剑,专注壁画,现在北京二环内拥有四合院一座,算是成功人士。
七
《周易》乾卦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
“初九,潜龙勿用。”
儿童阶段相比于整个人生来说,是“潜龙”,是起步阶段,是厚积薄发的阶段。
我们要以一颗平常心去陪伴孩子成长。
让我们遵循 “是金子总会发光” 的理念,不急不躁,不拔苗助长,给孩子一个清静的成长空间,培养他们成为内心宁静富足、能够专心做事的人。
相信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们会在属于自己的时刻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成为真正有价值、有幸福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