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醒来,美国要向中国“认输”?中方已发布公告,关税不再增加

甄闻之声 2025-04-11 19:28:44

文|独闻

特朗普加税34%,中国反制,特朗普又加税50%,中国接着反制,就这样陆陆续续到现在,美国对华关税即将加到125%,特朗普的最终目的究竟是什么?

网友也好专家也罢,现在很多人都在主动帮助特朗普“编造”理由,注意是主动“编造”,什么制造业回流美国,还有什么减少贸易逆差,以及新一轮打压中国等等理由确实都没错,但是这些都不是直接原因。

01 / 特朗普悍然发动“全球关税战”,是一次毋庸置疑的战略误判

如果说从2017年特朗普第一任期到2025年初,特朗普主要对中国发动的一系列芯片战、贸易战、金融战,使得特朗普对中国产生了战略误判,让他认为中国不敢“正面硬刚”,那么在他第二任期刚刚开始的第73天就悍然对中国在内的六十国发动“全球贸易战”,其实就是此前战略误判的具体体现。

回头想想,从1月20日就职开始,特朗普的所有行动究竟有哪些?其实两个字就足以概括:人、钱。

特朗普的“铁杆外援”马斯克替他干了多少脏活累活,至少开除了涉及32个部门的9500名政府员工,还有75000人已经“买断”了,这里面甚至都包括教育部、国防部。

同时,3月27日马斯克更是亲口说过,计划在5月底前完成削减1万亿美元政府支出的任务,这两件事放在一起不就是人和钱吗?

实际上,特朗普或者说特朗普“授权”马斯克针对美国联邦改革只是小范围,毕竟没有涉及到美国普通民众,那么对全球征收关税,尤其是对中国不依不饶就是特朗普的战略误判。

说实在的,用“战略误判”这个词都抬举他了,因为特朗普对关税完全不懂,还在不懂装懂。

3月4日之前特朗普就不止说过一次“关税成本由出口国承担,不是由美国支付,所以收关税对美国有利。”然而早有统计,特朗普在第一任期中增加的关税当中的92%都由美国进口商、零售商、中介承担,同时,美国自己的耶鲁大学都出了份调查结果:2025年每个美国家庭的购买力平均损失了3800美元。

简而言之,增加关税会直接抬高居民的生活成本,企业当然也不例外。

如果特朗普真懂关税就不可能继而连三对中国加税,从4月2日至今短短十天内,美国对华关税就从20%飙升到125%乃至145%,简直儿戏。

不过很快就可能出现转折:4月10日特朗普称“希望就关税贸易与中方达成协议”,莫非特朗普要主动“求饶”了?

02 / 就算是向中方“求饶”,特朗普也还是既要又要

力推俄乌停火、空袭胡塞武装、威胁伊朗,以及对中国在内的全球六十国征税等等,钢材提到过其实从1月20日开始的特朗普所做的一些列动作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人、钱。

那方式呢?特朗普想通过什么方式来做到这两个字?概括起来也是两个字:强硬。

特朗普的想法很简单,只要他眼神一撇,说一句话或者有一个动作就能达到目的,为了促成所谓的俄乌停火,他先是向外界传递“他和普京有着很好的私人关系”这个信号,意思就是只要他说句话,普京就肯定给面子,再到泽连斯基亲赴白宫,特朗普丝毫不留面子,对伊朗也是如此,4月9日特朗普就直接说了,他已经设定最后期限,美伊核协议谈不拢就动武。

在中国这就更不用说了,第一任期就加征了20%关税,第二任期更过分,几乎除了热战外的其他战争都打了一遍,关税直接飙升了105%。

如果这些证明还不够,那就看看4月10日特朗普是如何“求饶”中国的,完全展示了什么叫既要又要。

这是他在4月10日美国内阁会议的原话:他希望与中国达成协议,当然这中间会有过渡成本和问题,如果特朗普政府不能达成想要的协议或者不得不达成的协议或者对双方都有利的协议,那么就还会回到原来的状态。“

在被记者问及会不会延长90天暂停关税期限时,特朗普的回答更有意思:我们到时候再看看情况。

很明显,中美在关税问题上根本不存在对双方都有利的协议,这也是关键。

4月2日特朗普在发表演讲时就说了:“中国从未向其他任何一位总统支付过10美分,但是他们却在我的第一个总统任期内支付了数千亿美元。“

这句话再清楚不过了,特朗普的心里已经形成了两个认知,第一是美国对中国等其他国家征收关税是百利无一弊,而且中国还会非常听话的把钱送到他的手上,第一任期只征收了20%的关税,他特朗普就赚到了几千亿美元,现在只要关税提高就能赚得更多。

第二是为什么中国从未向其他美国总统交过钱,却心甘情愿地把钱交到他特朗普的手上,那就说明中国大陆和台湾一样怕特朗普。

关税从20%飙升到125%乃至145%还奇怪吗?这是个心理问题,认知一旦形成就不会觉得自己是错的,只会觉得是力度还不够强,压力还不够大,那下面要做的就是加大力度,”压垮“中国。

仔细回顾近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不是符合这个心理?

对此,你怎么看呢?

欢迎友善讨论、点赞、关注、收藏!

0 阅读:3

甄闻之声

简介:只讲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