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周琦、胡贤魏、田常君)4月28日,省农业农村厅举办湖北省第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样板带宣传推介活动启动仪式,发布20条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样板带,鹤峰县“红色研学·土家院落”样板带入选。

据了解,此次推介活动旨在挖掘推广一批“办得到、能推广、可持续”的和美乡村建设经验,通过典型引领和示范效应,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样板区建设,助力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
在样板带建设中,鹤峰县创新实践“五村联动,全域提质”,以大路坪村、堰坪村、留驾村、东洲村、岩门村等5村为核心,差异化布局高端民宿、红色研学等五大主题片区,串联32公里示范带,打造“四季全时”文旅体验,年吸引游客25万人次。同时,推行“五员四办”院落治理模式,实现群众诉求“就地解决”,治理满意度达98%,获评省级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在产业发展上,深耕茶叶、魔芋加工等主导产业,年产值达5.2亿元;通过举办“烧烤节”“院落节”等20余场IP活动,孵化网红民宿集群,激活“院落经济”超5000万元,户均增收1.5万元,实现产旅深度融合、强村富民。


大路坪村围绕“日游屏山、夜宿中营”的发展定位,成功打造“鹤语千寻”“幽兰伴山”“原水原岸”等高端民宿,示范带动周边40余户农户将闲置房改建成民宿,形成了“高端引领、多点支撑”的民宿产业发展格局。


堰坪村背靠屏山,紧邻县城,以“生态康养+农旅融合”为核心,打造“山水田园”和美乡村典范。农房改造率90%,绿化覆盖率65%,获评“湖北省生态文明村”“国家森林乡村”,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农旅收入超1500万元。每年举办烧烤节、采摘节等主题活动,形成“产村融合、景村一体”发展格局。


留驾村以“红色资源+生态文旅”为核心,获评“全国红色美丽村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整合天星寨战斗遗址等12处革命遗迹,以400万元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4268万元,建成“红色大本营”研学基地,衍生红色民宿、文创等业态;举办乡土人才节、露营节、葡萄节等乡村旅游特色活动,形成“红色教育+生态经济”融合发展模式。


东洲村是国家森林乡村、湖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湖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风光秀丽、民风淳朴,茶园旖旎、鸡犬相闻,飞檐翘角、蜂蝶共舞、游人嬉戏。依托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成自然科普教育基地,展示珍稀动植物资源动物303种、植物2689种,展览珍稀动植物模型以及播放真实拍摄影像资料,是华中地区最为重要的生物基因库。


岩门村是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湖北省文明村。岩门村家风家教资源丰富,周家院子先后获得“鹤峰县最美家庭”“湖北省家风家教实践基地”“荆楚最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恩施州家庭助廉教育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