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形象化既有逻辑上的必然性,又有着客观上的实用性。首先人们对于外界各种事物的最初认识总要借助于自身的感官,这种直接经验更能激发人们的深度感受并能与人的心灵产生相互作用。
相对而言,理性经验的获得不仅要以感性经验为基础,而且作为理性思维主要工具的语言文字还有着自身的局限性,言难尽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情况,而形象化则能超越这种有限性,做到以象尽意,所以形象化因其感性的特点而更有助于人们理解真实。
同时,形象化还是一种浓缩的概括,也即形象化的表达可以通过自身产生的延展性和跳跃性的联系来触发人们丰富的想象,从而使得真实有了多向的适用性和可能性,而不是拘泥于某种具体的单向精确性。可以说,实境实际上为艺术的形象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实境的形象化又常常要以一定的抽象化为基础。比如中国的汉字便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体系,汉字的发展历程,最初是属于象形文字的甲骨文,后来根据实用性的需要不断进行规范和抽象为篆书、隶书,草书则又是对汉字规范化的进一步的抽象,它一方面化繁为简,另一方面则返回书写的根本,赋予了书法充分变化的自由,使得字形可以产生各种形象的变化。无疑,汉字发展过程中这种多重文化演变的叠加极大地丰富了书法的文化内涵。这也可以说明在艺术中,在有着坚实依据的前提下,这种形象化是可以表现的极度抽象的。
达到某种实境需要平时在一定方向引导下的无意的积累和有意的洗炼,这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实境的觉醒又往往是在某个瞬间突然获得一种豁然贯通,通达无碍的感觉并会由此引发出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人的愉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自身利害和物质满足相关的,一类是与自身利害无关而与精神满足相关的,达到某种实境的愉悦显然属于后者,其虽然也要以人的感性机能为基础,但这是一种明通暗尽,妄绝相清,迷而复返的欢喜,并伴随着精神因感受到自身的自由和无限而产生的愉悦。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书画中的实境】法不孤起,道不虚行,实境是真实的合理形象化
「美学标准二十四品之实境」什么是艺术真实不妄的客观评判标准
还是中国山水画,水墨画,国画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