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假期里一定要做好三件事

十二点读书 2025-02-07 18:48:29

假期本应是孩子撒欢的时节,如今却成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战场:

奥数班与编程课短兵相接,钢琴考级与机器人竞赛狭路相逢……

家长们捧着《育儿兵法》运筹帷幄,孩子们挂着黑眼圈鏖战题海,连小区里的流浪猫都学会了躲开背着书包疾走的"卷心菜"。

孩子们就像被上了发条的玩偶,在各个培训班之间来回奔波,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他们的脸上不再有往日的笑容,取而代之的是疲惫和无奈。

在这全民皆卷的烽火狼烟里,我们不妨让孩子暂时放下沉重的学习负担,做好以下三件事。

 好好运动:让筋骨逃离作业的围城当代少年郎的体育课,堪比《聊斋》里的画皮——表面龙腾虎跃,实则骨软筋酥。

有孩子八百米跑下来,面色惨白如宣纸,倒像是刚穿越回寒窗苦读的范进。

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李白仗剑走天涯,辛弃疾五十骑闯敌营,哪个不是文武双全?

今有家长妙计安天下,给娃报篮球班像下饺子,结果孩子运球如绣花,投篮似掷铅球,倒把篮筐吓得瑟瑟发抖。某日见邻家小儿跳绳打卡,全家上阵宛如杂耍:老爹掐秒表当裁判,老妈举手机当直播,爷爷摇蒲扇当观众。

孩子跳得面红耳赤,活像太上老君炼丹炉里的孙猴子。这般"运动内卷",倒不如学庄子"逍遥游",在小区追蝴蝶、爬假山,强似把体育课过成科举考场。

打篮球、踢足球、游泳、跑步等。这些运动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与其让孩子在假期里整天坐在书桌前埋头苦读,不如带他们出去运动吧!让他们在运动中野蛮其体魄。

3

静心阅读:让心灵挣脱功利的牢笼今人读书,总带着股"书中自有补习班"的焦灼。家长捧着"必读书单"如捧圣旨,孩子读《红楼梦》只为积累好词好句,看《西游记》专记妖怪弱点,生生把四大名著读成通关秘籍。

陶渊明若见此景,怕是要再写篇《五柳先生传》来讽喻:"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境界,今人怕是难懂了。曾见某童为完成读书笔记,把《水浒传》读成"一百零八个好汉的犯罪记录",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成了"破坏绿化典型案例",林冲雪夜上梁山成了"畏罪潜逃纪实文学"。

这般读书,倒不如学苏东坡"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在树荫下翻几页闲书,任蚂蚁在书页间行军,让阳光在文字上跳舞。

假期里,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让他们静下心来,沉浸在书的世界里。

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爱好,为他们挑选一些适合的书籍。对于低年级的孩子,

可以选择一些绘本、童话故事等,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对于高年级的孩子,可以推荐一些经典名著、科普读物等,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视野。

4

开心体验:让生活打破屏幕的结界现代孩童有五绝:拿筷如执狼毫,扫地似绘山水,煮泡面堪比炼丹,理书包犹如排兵布阵。

孔子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如今更要加一句"生活技能,样样稀松"。有学子春游煮鸡蛋,竟问:"老师,这个恐龙蛋怎么剥壳?"让人忍俊不禁。社交场上更是奇观:线上聊天表情包横飞,线下见面相顾无言。孩子们用"绝绝子""YYDS"织就密语结界,长辈听得云里雾里,活像穿越到外太空。

王勃若在今日,怕也写不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能改成"峡谷共开黑,队友皆坑神"。

倒不如组织场泥巴大战,让孩子在泥潭里滚出个人样来。

假期里,我们应该让孩子走出家门,走进生活,去体验各种不同的活动。可以让孩子参与一些家务劳动,

比如扫地、洗碗、做饭等,让他们学会承担家庭责任,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当孩子亲手为家人做一顿丰盛的晚餐时,他们会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和成就感。

还可以带孩子去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志愿者服务、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可以了解社会的运行机制,增长见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5

教育之道,不在填鸭而在点灯。

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不如让孩子在运动中强健"革命本钱",在阅读中滋养"精神胃囊",在体验中修炼"生活内功"。

待到秋风起时,自会有"晴空一鹤排云上"的飒爽,"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从容,"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通透。

如此假期,方不负"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的古训,更对得起"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诗意。

至于内卷?且让它像蝉蜕般留在夏天吧!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