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肖飞被其妻子举报,婚内出轨多达6人一事,引发社会广泛的关注。肖飞出轨的对象第6人——董袭莹目前仍“置身事外”,但对于她的质疑,也越来越多。

董袭莹履历显示,她的大学本科是经济学专业,和医学专业没有一点关系。她的博士导师是协和医院的骨科院士,她的博士毕业论文是医学影像方向,她的博士学位证书是内科,规培是在胸外科,现在的工作是在泌尿外科。并以并列第一的作者,撰写了膀胱癌的诊疗指南。董袭莹在胸外科的实习期间,居然还上了新华社的新闻,够牛逼的吧?

但是,董袭莹的“跨界”虽然都是在医学内部,但是不是合规、是不是合理?董袭莹“跨界”后的博士论文质量如何?据最新报道,董袭莹的博士论文《跨模态图像融合技术在医疗影像分析中的研究》,已经在《中国知网》被下架,检索不到。另据据专业人士透露,膀胱癌诊疗指南,是写给业内人士看的指导性的内容,凡是参与指南讨论、撰写、审阅的,都是泌尿外科的知名专家。而董袭莹刚刚跨界到了泌尿外科,就能第一作者写这样的指南性文章,本身就值得商榷。

国家的规定是这样的: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必须参加不少于3年的规培,而董袭莹规培却只有1年,对此,很多人认为,这是不正常的。到底是因为董袭莹天赋异禀因材施教,还是有医学院的制度依据,要不就是存在其他特殊的原因。显然,其他原因恐怕才是让她这么多次跨界的吧。

我国传统的医学生培养模式,本科需要攻读临床五年、本硕连读是临床“5+3”一体化,或者是本硕博连读8年既临床八年制,这才有资格参加执业医师的试,成为专业医生。北京协和医院的医学生“4+4”培养模式(非医学生直通医学博士的特殊通道),是效仿美国的医学教育的模式,那就是4年非医学专业教育,加上4年的医学教育。这种模式允许已经有4年非医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一般为理工科),通过4年医学博士课程和规培教育,直接晋升为执业医生,从而大幅缩短非医学背景学生,成为医生的时间,绕过了传统医学生需经历的8年医学教育。

据说,这种“4+4”模式,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它打破了传统医学教育的单一格局,实现多学科的深度融合。众所周知,国外再好的东西,只要引进国内,就会变形,就会走样。通过董袭莹的这个事情事,网友们普遍怀疑,北京协和医院,利用这一模式的高门槛,为某些有背景的学生,提供“绿色通道”,损害了教育公平性。

我们再来看看董袭莹的家世背景,到底有多牛。据网上的资料(网友发布,未经证实),董袭莹的父亲是国企高管,董袭莹的母亲是北科大的教授,董袭莹的爷爷是301医院的大夫,董袭莹的姥爷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董袭莹的舅舅在北京科技大学工作,董袭莹的姑姑也是北科大的副教授,董袭莹的姑父也是北科大的教授,董袭莹的老师邱贵兴也是名人。该网友还爆料说,董袭莹的姑姑不姓董却姓班。由此可见,虽然这些未经证实,但很有可能是真实的。

发生在肖飞的第6个出轨对象董袭莹身上的问题,决不是偶然的。医院的医德医风、医学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民众的医疗大事、关系到大众的生命健康。像中日友好医院、协和医学院走样如雷贯耳的大品牌,还出现这种混乱的现象,其他医院甚至高校的情况,可想而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