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瑜是一名高三年级的女生,成绩在班里排名中等,家人关系很融洽,父母对她比较照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24c8ebcaf9e4f0d6fa0fbc7d61fc4ca.jpg)
在日常生活中,阿瑜对身边的同学和朋友都非常友善,别人麻烦她的事,她都会帮忙去做。
即便有时会被别人算计和利用,她也不会和别人发生争执,引起冲突,宁愿选择自己吃亏来维持关系。
近来一个月,阿瑜感觉她的室友把她当成工具一样不停地使唤她,内心感到非常压抑、焦虑、痛苦、烦躁不安,注意力下降,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因此阿瑜主动和妈妈一起来到咨询室,寻求帮助,希望能够缓解内心的痛苦,走出当下的困境。
阿瑜在人际互动中不懂得拒绝,习惯顺从、迎合他人的期望和需要。她不敢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掩藏自己的情绪,压抑自我的需求。
阿瑜经常对自己进行负面评价,对自己的能力和外貌感到不满。
她和别人聊天时习惯用贬低自己的方式来开玩笑,取悦他人,表面上聊得很开心,其实自己内心很难过。
经常被身边的人算计和利用,她觉得自己又笨又傻。
忽视或否定自己的优势,倾向于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她觉得自己的好没法和别人比,不值得一提。
阿瑜在人际互动中倾向于用现实的、公平的、同情的标准对待别人,却用不符合实际的、苛刻的、严厉的标准要求自己。
发生冲突时她习惯将错误归咎于自己,觉得别人不好很正常,自己不好就表示很不善良,不应该这么做。
高中阶段的青少年会遇到各种自我认知的迷茫与困惑,即自我认同危机。
阿瑜自卑,不敢向他人提要求,面临失败或者他人的负面评价时,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本质上是因为缺乏自我认同,没有形成稳固的自我。
在弄不清我是谁的迷茫中,迎合他人、与他人保持一致对阿瑜来说是一种安全的选择。
然而,通过这种方式追求安全、获取认可,不断做应该做的事,而不是自己想做的事,只会丧失自己,陷入更深的迷茫与困惑之中。
阿瑜很希望和身边的人处好关系,很在意和照顾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无法对别人说不,原因在于阿瑜在和他人交往中缺乏边界感。
心理边界模糊的人内心往往比较自卑,误把拒绝当成伤害,认为为自己着想就是自私,把乐于助人等同于对他人有求必应,过度为别人的情绪和行为负责,结果既委屈了自己,又不利于关系的平衡与健康发展。
阿瑜:一直以来我对室友都非常友善,她们麻烦我的事我都会帮忙去做,不太会拒绝别人。可是近来我感觉我的一位室友,把我当成了使唤的丫鬟,动不动就叫我帮她做这个又做那个。有时候我自己手头上也有好多事要忙,但是我不好意思拒绝,装着很开心的样子答应了她。我觉得心里好累,内心很压抑很痛苦,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我:你是说你经常热心帮助你的室友,但她似乎并没有真心待你,反而经常使唤你,要你帮她做这做那。你觉得没有受到尊重和善待,心里很难受,是吗?
阿瑜:对,确实是这样。
我:你可以跟我说说你的这位室友,通常让你帮她具体做些什么事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e529b07f70f2d62d47f36ebe2fa9b0c.jpg)
阿瑜:比如,她经常让我帮她订外卖,其实她自己就有外卖电话。天气热,她不想出门,却让我从寝室跑去帮她领快递。平时我下楼买奶茶什么的也会帮她带,但是她从来不会主动把费用给我,我也不好意思问她要。
我:听得出来你经常帮助别人,也很友善。你感觉和你室友现在的交往方式让你很难受,那你是否觉得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善呢?
阿瑜:改善的地方?我不知道,我只是感觉自己像个工具一样,得不到基本的尊重和重视。
我:你有没有觉得,你在和你室友相处的过程中,过于压抑了自己的真实情感而习惯顺从别人,忘了照顾自己的感受?
阿瑜:对,我总觉得我应该对别人好,人与人应该和睦相处,我不知道怎么去拒绝别人。但是我现在心里好累,我要好的朋友也经常提醒我,要学会区别对待,这样别人才会尊重你,重视你。我现在真的很想改变这种状态。
阿瑜:我尝试拒绝室友让我帮忙带饭的要求,现在感觉和室友的关系变得冷淡了。你说我该怎么办才好,我很怕我们的关系变僵。
我:你可以跟我具体说说,那天你是怎么拒绝帮忙打饭的呢?
阿瑜:就是有一天中午放学,我准备冲去大食堂吃饭。我们都知道,一到放学时间,学校食堂排队买饭的学生非常多,要速度够快才行,不然要排很久才能买到饭。那天中午她想吃麻辣烫,让我帮她买,但是和我想吃的菜不在同一个窗口。以往每次她托我帮忙买饭,她都在寝室休息了,我还在排队帮她买饭。我拒绝了帮她带饭的请求。然后现在我们说话都没有以前那么多了,感觉关系冷淡了一些。你说我这样做真的好吗?我好紧张。
阿瑜:我俩说话没有以前那么多了,其他方面倒也没有。
我:你觉得你和室友现在的关系变得很坏吗?
阿瑜:那倒也没有,我们还是会相互问候。
我:那你满意你做出的改变吗?
阿瑜:我觉得心里舒坦很多,不像之前那么压抑了。
我:好的,那么你觉得你的改变是什么?
阿瑜:我觉得我慢慢地,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了。我觉得自己的想法和以前不一样了,感觉拒绝别人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相反,心里还会觉得好受很多。
我在潜意识状态下找到了阿瑜的病理性记忆,在小学,老师当众说她字写得丑。
她感到十分失落,觉得自己毫无价值。
小学时的一次演讲,紧张得结巴,还念错了稿子,全班同学都笑了起来,她觉得自己像个小丑。
初一的时候,老师提问,她紧张得答不上来,感觉同学们都在窃窃私语,心里特别难受。
同桌总是有意无意地嘲笑她,在背后说她坏话,让她感到快要崩溃了。
我对阿瑜的病理性记忆进行重组,她低落的情绪稳定了许多。
记忆重组干预两个多月后,阿瑜贬低自己的话已经很少出现了,整体状态比刚来时更轻松自然、大方自信。
她现在已经敢于拒绝别人的一些不合理要求,思维和行为上都有了正向的转变,内心不再那么压抑、难受,比之前自信了不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1143abfc0b41ada76f095c6146fcb28.jpg)
室友也说她比以前更自信、更敢说话了,对她的变化表示认可与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