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抑郁发作的女儿被成功拯救,如何化解了她心中的偏执?

开济说育儿 2025-02-09 04:48:31

阿桃是一名高一年级的女生,由父母陪同来到咨询室。她自述有强烈倾诉想法,觉得累,感觉生活没有目标,没有意义。

阿桃比较抗拒父母的参与,觉得父母很难理解自己,他们的加入除了徒增烦恼,也会让自己觉得尴尬。

我:是谁先发现你与之前有些不一样的?

阿桃:我妈。

我:理想的你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阿桃:我希望自己能够由衷喜欢身边的朋友,认同他们的观点、生活方式,不别扭的,看见老师也不会那么紧张。

阿桃:我觉得自己和寝室长的接触还可以,目前还没有发现有什么特别接受不了的。

我:还有吗?

阿桃:我的父母还是比较关心我的,他们每周都来看我。

阿桃自认为与同学们格格不入,同学们认同的一般规则,在她看来好像都是束缚。

阿桃:运动会的时候,我的同桌问我要水喝,结果她直接就着瓶嘴喝,而且其他人似乎也对这个做法习以为常的样子,我不太能接受,是不是我太小题大做了?

阿桃:上青春期内容的课程,同学们对于知识好像如数家珍,而我连提及那几个字眼都觉得很不舒服,他们越说越多,到了下课我忍不住吐了。我是不是真的有问题?

我:这很正常啊,前者是卫生习惯,一般人应该都和你一样,很难接受用瓶嘴直接饮用的。后者的青春期知识,你的反应不足为奇,每一个人对于知识的掌握有早有晚,接受起来也有不同的节奏和反应。之后,明显感觉到阿桃的状态放松下来,配合更主动了。

阿桃经常为自己特立独行的言行举止感到苦恼,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另类。

阿桃:为什么我总能够找到别人身上的缺点,比如我的一个亲密朋友,她有时也不在意别人的感受,说话直接又粗鲁,在教室也是脏话连篇。

我:看得出来,朋友的行为让你很不舒服,你能够看到这些,那是不是说明你很会观察人啊?

通过场景重建干预,阿桃眼神变得坚定许多。在干预中她也更放松、坦诚。

阿桃的父母相对比较成熟,因此彼此边界较清晰。

父亲因在外地工作,与孩子见面及沟通机会少,且沟通技巧缺乏,因而界限比较僵化,阿桃的感觉是父亲见面总是教训她。

而因为全职母亲过度卷入,母女间不自觉地形成了母女同盟,无意间使父亲在家庭互动中的作用不断减弱。

通过和阿桃父母的家庭指导,让家庭内部的基本关系和人际互动模式都会变得更协调,为干预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阿桃母亲说,她明显感觉到了阿桃父亲的变化,比如回家与家人互动更多了,分享感受更多了,家庭互动进入正向循环。

阿桃父母反馈,从孩子的进步里,他们看到自己养育的局限部分。

尤其是阿桃父亲认为自己的内在与表面存在偏差,因此内耗严重,经常觉得疲乏,于是不自觉会将负面情绪转移给妻女,深觉需要改善。

故在家庭指导中,父亲练习接纳,后来不仅与阿桃互动有进步,内在资源也得到了挖掘,工作和人际都有了较大改善。

我:我感到很惊讶,在听到老师的建议后,你们马上就带孩子去做各种检查,并且在网上看到文章后,很快就决定采取措施来进行干预,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阿桃母亲:好像没什么特别吧?这不是遇到问题时的本能反应吗?

我:我遇到过许多孩子有问题的家庭,但大多要么拖拖看,实在不能上学了再四处检查。要么接受干预也要讨论很久,还有很多家庭每次都只来一位家长,而你们几乎每次都来,而且爸爸好像在外地工作,是吧?

我:嗯,对的,遇到这样的情况,父母往往都很着急。但你们的行动力很强,且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共同来分担这件事。

或许是因为被肯定了行动力,他们都很主动地配合干预,也积极地做出改变,继而影响女儿。从开始的不愿意和父母来进行干预,到后期的可以倾吐心声,她的进步真的让人惊喜。

记忆重组干预两个多月后,阿桃的躯体表现有了明显的缓解,做噩梦的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几乎少有发生。

阿桃对自己情绪的觉察,父母的应对,都比之前有提升。

阿桃已经能在我面前倾诉自己的不满情绪,同时也审视自己的应对失误,意识到观点的不一致或者误解都属正常现象。

她能够坦然地向父母表达情绪和愿望,而非之前的畏缩,与父母共处交流时不再别别扭扭。

阿桃与同学关系由原来的表面融洽,转为大部分内心接纳,承认同学间个体的差异,接纳自己的独特,也能较从容应对老师们的目光。

0 阅读:12

开济说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