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想聊聊极氪MIX,看到它的第一眼,我就一个感受:“中国汽车,终于不用跟在海外汽车的屁股后面了。”
要知道,很多人对于汽车的认知已经固化,例如在MPV领域,MPV就该是MPV的样子,就该是固有的形态和空间布局,这种认知不仅限制了用户,也限制了车企。它直接导致了一个结果,虽然很多MPV在外观、造型方面有很多不同点,但形态和空间布局大体都是相似的,仿佛有一条约定俗称的规则在告诉车企,MPV就应该这么做。
因为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做的,大家都在这样做,在此不得不引用鲁迅先生的话:“从来如此,便对吗?”
市场上很多MPV确实是以往和当下角度最完美的产物,但是哲学家穆勒说过,“此刻一切完美的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要知道,世界上第一辆内燃机汽车可是长下面这个样子的。
所以说,在对当下汽车固有认知的基础上,车企依然需要做出创新,并且是大胆地颠覆式的创新。
本以为,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不会出现这种让人欣喜的创新,直到极氪MIX的出现。
是的,极氪MIX的出现是令人耳目一新的,起码对我来说是这样,因为真的是看腻了,谁不想看点新鲜的东西呢?
都说“传统往往是过去的经验和习惯的延续,而打破传统则是为了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和创造新的机会”。
所以我大胆的认为,极氪MIX就是一款颠覆传统认知的车型,它为我们开启了中国汽车引领世界的“魔盒”。
打破MPV车型固有认知
极氪MIX的颠覆,在于其打破了MPV的固有认知。
首先一定是极氪MIX独特的开门方式。这里不得不提到浩瀚-M架构,让极氪MIX拥有了隐藏式双B柱的电动对开门,彻底取消了传统汽车的固定式B柱,并采用电动对开门方式,让车辆拥有最大的进出空间,足足接近1.5米。
这是什么概念呢?举个例子,住宅入户门的标准宽度为1.2米,也就是说,极氪MIX的用户上下车时,相当于拥有了一个比入户门还宽敞的大门。
很多时候,人背着行李上车,由于传统汽车开门空间相对较小,只能先把行李放进车内,然后再上车,或者人先上车,再把行李拿进去,但是极氪MIX的电动对开门设计,即使双手都拎着行李,也能实现上下车自由。
第二个创新点便是极氪MIX带来了MPV的空间革命。
既然谈到MPV,空间方面肯定是硬需求。而极氪MIX所采用的是全球首创的全面平地板,简单来说就是整车地板没有任何凸起,没有门槛,没有台阶,还对地板、车身、车顶的结构进行了优化。
在优化之后,极氪MIX的离地间隙最大为165mm,地板高度为390mm,车内的净高达到了1350mm。
静止状态、露营场景下,很多小朋友在车内可以直接站直了玩,还可以一步上下车,这是许多标榜“适配户外”的车型也无法做到的。
除此之外,极氪MIX还通过全球首创的斜置防火墙技术,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将仪表台和空调前推,采用短前后悬设计和更紧凑的同轴电机,将后地板第二横梁后移。
技术角度可能听起来有些晦涩,简单来说,这款车以近4.7米的车长就达到了超过3米的轴距,车内空间更大。
以上种种,共同构成了极氪MIX突破想象的空间体验,这在过去的MPV身上敢想,但却始终无法达成的。
第三是极氪MIX可变的座舱布局。其实许多MPV都宣传过座舱布局可变,通过座椅前后移动使某一座位的乘客拥有更大的空间体验,本质就是车内空间的妥协式解法。
换个角度想想,座椅为什么不能转过来?
外出游玩的时候停下车,旋转座椅面对面,和家人、朋友一起吃饭、娱乐,岂不美哉?毕竟在汽车变成“第三空间”的当下,休息时和坐在后排的朋友聊天,总不能还转过头吧?
再看看极氪MIX,凭借全面平地板设计,极氪MIX的前后座椅和中岛均有2米长的电动滑轨,全球唯一。
前排滑动行程达850mm,后排行程达490mm,中岛滑移行程达790mm,不仅在传统座椅移动带来的空间体验上,感受更好,还可以旋转座椅,只需要车机或语音就能够实现一键布局,丝滑转身。
转身之后,一起吃饭,一起打掼蛋,一起聊天,甚至是K歌,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手游……这简直太欢乐了,这不正是理想中家用MPV该有但无法实现的吗?显然,极氪MIX让理想照进了现实。
除了以上这些亮点,极氪MIX在配置上也丝毫不差,激光雷达是全系标配的,双Orin-X芯片是全系标配的,浩瀚智驾2.0是全系标配的,还搭载了全栈800V高压系统、全新一代800V超快充电池、拥有最先进的800V超快充网络……
所以说,就算是不看前面的创新,极氪MIX也是一款配置够顶的MPV,再加上其大胆的创新设计,极氪MIX就是一款打破固有认知的MPV。
从未来开进现实
创新,是每家车企都在喊的口号。
但我认为,创新也是要分程度的,因为创新不会凭空产生,它一定是基于对行业的理解和对技术的自信,才会出现的产物。
比如隐藏式双B柱的电动对开门,难道其他车企想不到吗?
当然不是,但是传统固定式B柱可以强化支撑结构和减小侧面碰撞伤害,对于安全性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因此也有人疑惑,在取消传统固定式B柱之后,车辆的安全性怎么样?
要注意的是,极氪MIX只是取消了传统固定式B柱,并不是没有B柱,人家说的一直都是隐藏式双B柱。
在每侧车门内,都安装有两根直径约70mm的一体成型热气胀钢柱,两侧加一起一共4根,每根都采用了潜艇级的2000兆帕热成型钢,还采用了全球首发的3.5mm壁厚热气胀工艺,厚度是普通热成型钢2倍,长度达1300mm,整体强度提升了33%。
通过这几根隐藏式B柱为基础,极氪MIX对车门内外的结构都进行了加强,同时前面采用了采用行业最高标准的7系铝合金前防撞梁,车尾用的是和极氪009相同材质的一体式压铸后端铝车身,让车辆可以更加安全。
为了验证这点,极氪MIX做了全行业第一个车身侧碰加压顶的极限叠加测试,它先是顶住了1.7吨避障车以60km/h时速发起的侧碰,然后再扛住了2.2吨集装箱从4m高空自由落体,在测碰和压顶之后,极氪MIX车内空间完好,测试假人也安然无恙,毕竟“公路坦氪”的称号,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就是从用户角度出发,让车辆拥有更大开门宽度,同时也具备极高的安全性,需要很强的技术能力。据了解,极氪MIX车门的制造成本是普通车门的5倍、研发成本超过4亿。
这就是我所说的在深度理解用户需求和拥有技术自信之后,才可以做到的创新。
同样的例子还有旋转座椅,高铁上的座椅都可以翻转,难道其他车企不知道座椅可以翻转吗?显然,大家都清楚,只是技术难度大!
对于家用车来说,通常需要更多的储物空间,因此车内空间有限,并且会有扶手箱和中控台,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旋转座椅,其实是非常难的。如果没有优秀的空间优化,是无法实现的事情。
但是极氪MIX不仅可以旋转座椅,还拥有超长的移动滑轨,安全带也要放在座椅上,这就导致当座椅、转盘、滑轨、安全带叠加到一起时,座椅强度必须要十分优秀,这同样也是需要克服的技术难题。
而极氪MIX,全都实现了。
说起来简单只有五个字,但是这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都是说起来简单的,如果真的要去做,那就没那么容易了。
关于极氪MIX的产品力,相信网上已经有很多解读的文章,如果让我来说极氪MIX的产品力,其实“全都实现了”5个字就够了。
这就是技术领先的具象化,也是大厂的实力,是理想设计与工程落地的完美交汇,是从未来开进现实的智能汽车,它名为极氪MIX。
打开颠覆式创新的“魔盒”
不得不承认,创新真的挺难的,要克服这么多工程难题,要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这远不是喊口号就能解决的事情。
好在,极氪为我们带来了新鲜的极氪MIX。
现在你认为极氪MIX够新鲜了吗?
在和汽车行业的朋友沟通之后,很多朋友都说:“够新鲜了,也够创新了,但是创新的东西一定能卖好吗?”
这里理性讨论一下,我承认创新未必意味着在当下有市场,但是持续不断的创新,最后一定会获得市场。
不信你看,在汽车发展历程中,每个时间段热卖的车型一定都是进行过多次创新之后得到的产品,汽车在诞生之初,并不是今天这个样子,像手机、电脑等等产品,在诞生之初也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我们用的很多产品一定都是进行过多次创新的。
在这里我要引入的第二个观点,那就是创新是没有极限的。
也就是现在看似完美的产品,远远还没有达到它的上限,因为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是无限的,当行业认知变得固化之后,总要有人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不仅需要莫大的勇气,还需要强大的技术底蕴。
所以,我认为评判极氪MIX的成功与否,并不一定要完全看销量,它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这里不是说销量不重要,卖得好当然是一件好事,而是就极氪MIX本身的创新基因来说,它的意义非凡。
要知道,世界第一辆真正意义的内燃机汽车是奔驰发明的,汽车流水线是福特发明的,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等技术也都牢牢掌握在国外手里。
甚至是汽车的基本造型和结构,也是许多海外先驱企业摸索出来的,而中国车企,似乎一直跟在他们身后,这是没办法的事,谁让我们的汽车产业起步较晚呢。
但是我想说的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以往,燃油车有着基本的传统布局,家用车都把发动机舱放在前面,但是到了新能源汽车时代,我国汽车产业已经完成了弯道超车,相比起发动机、变速箱,电池的体积更小,那么是不是可以对传统汽车结构的布局进行一些创新呢?
如果这种创新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多优秀的体验,那么以后的汽车是不是就有可能变成我们定义的了?
所以极氪MIX取消了传统固定式B柱,首创了隐藏式双B柱的对开门,将仪表盘和空调前推,采用更紧凑的同轴电机,将后地板第二横梁后移,加入了可转、可滑、可变的座舱布局,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汽车的认知,再次释放大家对于汽车的想象力,让市场看到“汽车”还可有更多新玩法。
极氪MIX产品主理人杨大成表示,极氪MIX的研发团队只有一个目标,从用户的需求和期待出发,颠覆已有认知、突破一切想象。
我承认极氪做到了,这一次,中国汽车不需要跟在海外汽车的屁股后面,遵循着固有的认知,我们也可以走在道路前方,去引领整个行业前进。
所以我才说,极氪MIX有它自己的意义,因为它打开了中国汽车颠覆式创新的“魔盒”。
相信在不久之后,会有越来越多的车企摸索新能源汽车上的各种颠覆式创新,汽车也将会进化为更完美的新物种,推动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
也许,未来的汽车,就是国外车企学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