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到底是不是技术落后?老司机给了答案,你咋看

小蚊子来说车 2024-11-22 04:06:25

车主一:

探讨新能源汽车的增程与插混技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是,增程技术在超高速行驶(超过130公里/小时)时,其加速性能略显不足,且可能存在电量消耗过快的问题。同样,如果插混系统不具备多档设计,也可能面临类似的挑战。然而,增程技术的魅力在于,它在市区行驶时几乎可以像纯电车一样使用,偶尔使用燃油也并无大碍,而且在高速行驶时油耗也并不算高。

以比亚迪的DMI5.0插混系统为例,与增程技术相比,其省油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最低配车型和70-80公里/小时的速度范围内。一旦上升到更高配置的车型或更快的速度,油耗就会显著增加。这种油耗差异甚至可能比DMI5.0与DMI4.0之间的差异还要大。而且,从比亚迪所有车型来看,油耗表现往往是越低配、越基础的车型越好。

在城区低速行驶的场景中,插混系统实际上与增程系统非常相似,因为此时发动机并不直接驱动车轮,而是用于发电。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电池的大小和是否需要为此付费。当速度超过100公里/小时后,无论是增程还是插混,油耗表现都相对接近。因此,增程技术在SUV车型上能够更好地扬长避短,因为SUV车型体积大、价格高,配置更大的电池也无可厚非。而插混技术在低端轿车上的应用则同样具有优势,因为价格越低、配置越简单,就越能凸显其成本效益。

增程技术相较于插混技术具有一个系统性的优势,即各个部分都可以实现分层解耦。这意味着发动机、动力等都可以独立进行设计和优化,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例如,增程技术的发动机可以进一步优化为增程专用发动机,以提高热效率。而插混技术由于发动机需要直接驱动车轮,因此往往受限于前驱设计。

从DMI4.0到DMI5.0的综合表现提升虽然显著,但插混技术现在似乎有些缺乏创新。相比之下,增程技术的整个链路由于耦合度较低,目前仍有很大的想象空间。随着电车、电机、发动机和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增程技术都能够从中受益并不断提升性能。

在中国国情和路况下,插混技术目前主要侧重于轿车的高速质感和低成本优势。而增程技术则在这些方面之外展现出了更大的优势。当然,电池成本是增程技术面临的一个挑战。但比亚迪等厂商通过优化电池设计和提高功率密度等方式,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此外,有人可能会质疑为什么好发动机要用来发电而不是直接驱动车轮。但实际上,在增程系统中,发动机的主要作用就是发电,而不需要考虑高效面积。这是因为增程系统的发动机是专门为发电而设计的下一代发动机。而且,在大多数国家的道路上,高速行驶的速度都是有限制的。因此,在需要高速加速时,可以通过电机后面的变速箱来实现。

综上所述,无论是增程技术还是插混技术,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期待看到这些技术能够不断创新和完善,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车主二:

探讨新能源汽车技术,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个观念:技术的“先进”与“落后”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依赖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评价标准。以增程式技术为例,它实质上是一种能够加油的电车,当电池电量耗尽时,既可选择充电,也可利用发动机进行发电,实现了按需供电的高效模式。其核心在于,通过优化发动机的发电效率,使其在最佳工作区间运行,从而有效控制油耗。

从能耗的角度来看,带有直驱功能的混合动力系统在某些特定速度或负载条件下,确实可能展现出比增程式更低的油耗。然而,在多数情况下,无论是增程式还是混合动力系统,当它们以纯电模式或增程模式运行时,油耗表现是相似的。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带有直驱的混合动力系统视为技术上的“先进”,而将增程式视为“落后”。

实际上,技术的优劣还需通过实际效果来检验。以比亚迪的DMI技术为例,虽然它在低速或特定工况下表现出色,但当车速超过120公里/小时时,油耗就会显著增加。对于SUV这类车型而言,其在高速行驶时的油耗表现并不理想,至少与优秀的增程式技术相比,并未形成明显的优势。

综上所述,我们不能仅凭理论上的可能性或某些特定条件下的表现来评判技术的优劣。相反,我们应该从实际应用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油耗、驾驶体验、成本效益等,来全面评估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实际效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技术的发展方向,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进步。

0 阅读:88

小蚊子来说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