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梳理汉初战争以后,很遗憾地发现,包括《史记》、《汉书》在内的史书,对于楚汉、汉初相关战争的记载,着实存在很多不到位的地方,特别是前204年6月“修武夺军”至11月潍水之战近半年的时间里,相关战争与战略的精华之处,并没有获得哪怕基础的展现。
个中的原因,估计有两点,一是因为韩信的政治结局,史书被删改或故意隐藏;二是“史家鲜克知兵”,确实是没有认知到位。
我个人的感觉,司马迁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而班固则两种可能都有,因为班固相比下来,其实是相对“知兵”无疑的,这在汉匈战争的记载对比中可以得到体现。
“修武夺军”前后,刘邦集团如何赢得楚汉战争的顶层军事战略,实际上经过一次根本性的改变,即从“合兵决战”到“分兵包围再决战”的变化。
前者是最高领导层以刘邦为主,所一向主张的战略,即所有兵力都要优先抽调到荥阳成皋主战场,满足主战场和项羽集团的决战需求,争取在主战场和项羽一决高下,取得胜利。
具体体现在萧何在关中征的兵,英布在宛叶收的兵,特别是韩信攻灭魏国、代国、赵国后所俘虏的降兵,都被刘邦很快抽调到主战场。
韩信对此其实是有意见的,他第一次对这一最顶层战略提出想法或者异议,其实是攻灭魏国以后,他准备下一步进攻代赵,按照史书的说法,则是:“愿益兵三万人,臣请以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汉书》)
也就是在此时,韩信基本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楚汉战争的战略解决方案,即大力开辟北线分战场,攻下魏代赵燕以及齐国,扫清项羽集团的右翼,形成从北侧对于项羽集团的战略包围。
这确实是史实中楚汉战争的实际解决方案,我们后人对此自然是相当清楚,但是在战争进程中,这并不是显而易见、谁都能看出的,包括刘邦在内,对此,在一段时间内,要么是不以为然,要么是并未真正认识到。
具体体现在,韩信从魏国北上进攻代赵,他的建议和要求是“益兵三万人”,即在他魏国现有兵力的基础上,刘邦再调动增加3万人给他,但结果是,“汉王与兵三万人,遣张耳与俱”,刘邦基本是无视了韩信的请求,从增加3万变成只给3万人。
这说明了刘邦对于韩信这一“分兵包围再决战”的战略并未真正重视。包括攻下代国后,他立刻让曹参带着本部兵力,以及代国的降兵调动到荥阳,导致曹参都没有参与到井陉之战中。
这说明刘邦对于韩信所主张的开辟北线分战场并不真正上心,不然他不该让曹参及其部队回到荥阳,这不是增加了韩信灭赵的难度么?
特别是韩信继续东进、消灭赵国主力军队后,刘邦依然是将韩信的军队、赵国降兵继续抽调到主战场,即韩信“发兵诣汉”。
这种“合兵决战”的战略指导方针,自然会影响到韩信开辟分战场的进度与他的军事发挥,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军队数量不足,战果自然难以如意。
也就是在这一阶段,即前204年11月井陉之战,到前204年6月“修武夺军”之间,韩信、张耳在赵地基本陷入了和当地原赵军、楚援军的拉锯战,战局一时较为焦灼。
顶层战略上何去何从?需要韩信包括刘邦,给出解决之道。
应该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韩信逐渐坚定了自己的战略认知,认定彻底平定赵地、进攻齐国,才是更优的战略解决方案。由此他一再向刘邦建议,争取刘邦不仅不抽调他的兵力,反而同意他继续开辟分战场的建议,甚至是多调给他一些兵力。
但当时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因为在主战场,项羽已经向刘邦发起了全面进攻,最终是攻占了荥阳与成皋,取得阶段重大胜利。
所以在这个危险重重的决战过程中,刘邦事实上是无暇他顾,他不仅继续无视韩信的战略建议,反而一再命令韩信张耳率领赵军渡河,前来救援、解围。
对此,韩信实际是不支持的、不愿来援,他甚至考虑过,即使是他所部赵军加入主战场,是否就能够战胜项羽?失败的可能性有多大?而一旦战败,是不是就是彻底失败了?
从韩信的实际表现来看,他显然对此信心不足、较为悲观,否则他不会一直拖拖拉拉。而由于他的建议与刘邦的命令截然相反,导致韩信和赵军这一段实际是无所适从,既不愿渡河救援,又不能进攻赵地,事实上就是闲置。
所以刘邦被彻底惹火,断然决定亲自北上,而且是以极为极端、激烈的“修武夺军”方式,直接抢过了韩信张耳的军权和军队。
史书光记载了这个事情,却没有说明背后真正的原因,实际便是上述两人之间的争论过程与战略分歧,刘邦对于韩信战略建议的不认可与一再忍耐,已经到了极限,不然不会有这么近乎闹翻的罕见操作。
后人光看到了刘邦的极端操作,却没有真正思考过个中的原因,如果有此意识,相信上述内容不难反推出来。
“修武夺军”事实上确实伤害了刘邦与韩信之间的感情,但相比这种个人关系的恶化,两人在顶层战略上却达成了一致,这从之后的诸多历史事件、战事进展可以得到反证。
比如,刘邦夺到赵军后,并未第一时间就返回成皋主战场,实际上这是他此来的头号目的,但他却没有这么做,反而是用手上的赵军开始彻底平定赵地。
包括在8月份,他分出2万赵军交给刘贾卢绾,让他俩渡河联合彭越,搅动项羽的后方及后勤线,之后也派靳歙、灌婴各进行一次流动骚扰。
对于韩信,刘邦不仅同意韩信进攻齐国的建议,同时也给韩信增派了曹参、灌婴等主力部队。
以上情况说明了什么?
这不就是韩信之前一再坚持的“分兵包围再决战”的战略建议么?刘邦既然实际是这么做,是否说明他已然接受了韩信的战略建议?
就此反推,是不是说明在“修武夺军”后,刘邦和韩信之间,进行了当面深入的交流、争论?无论当场结果如何,但刘邦实际是听进去了,接下来他也是这么做的!
包括对于韩信的“处理”,刘邦虽然之前夺了韩信的赵军军权,但韩信的职务是从左丞相升级为了相国,而且韩信攻齐的部队或者说军权,相比之前真的有削弱么?
这说明刘邦继续重用了韩信,更重要的是,他真正接受了韩信的战略建议。
自此,刘邦集团的顶层战略方针,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从刘邦一直主张的“合兵决战”,转变到截然相反的“分兵包围再决战”,具体体现在:巩洛-宛叶主战场坚守不战,韩信东进攻齐,英布南下淮南,彭越出击后方。
在整个过程中,韩信身上所承担的压力当然是很大的,虽然他是军队统帅,也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传统,但毕竟他是抗命,而且刘邦是以完全不留情面的方式剥夺他的军权,在这样的重压下,他依然能够坚持自己的战略见解,并最终说服刘邦,当然是不容易的,也是极其可贵的。
甚至不排除,刘邦在同意韩信攻齐的同时,也给了他相应的任务与要求,类似“军令状”之类,让他必须拿下齐国。
所以,韩信在进攻齐国的过程中,之所以冒着不惜牺牲郦食其的政治风险,都要断然偷袭、拿下齐国。
就算没有刘邦的硬性任务要求,韩信为了证明自己的战略主张,也必须实际攻占齐国。
史书对韩信灭齐的记载,完全是“史家鲜克知兵”的典型体现。因为郦食其并不是说服齐国投降,只是让齐国转向,从项羽集团“跳船”到刘邦集团,它是个独立的诸侯国,齐王怎么可能直接投降呢?
而一个独立却有观望传统的齐国,是让其配合进攻项羽,还是予以消灭占据其地,这个选择一点都不难做,更不要说韩信这种军事、战略大家。
也就是在攻灭齐国的前后,楚汉战争上演了成皋之战、历下之战、潍水之战,这三大战役,特别是潍水之战,实际上是楚汉战争真正的战略转折点,韩信所说的“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至此已经达成。
而所谓“楚已亡龙且,项王恐”,说明项羽也已经意识到了楚汉战争的战略转折,他自此失去了战略进攻的优势,再也无力发起全面主动进攻。
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是源自“修武夺军”前后,韩信与刘邦的这次重大战略争论。而此时,距离“修武夺军”仅仅只过半年,形势就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
这有力说明,只有顶层战略正确,相关的战役实施和战事推进才能顺利。而一旦顶层战略有错,战役实施必然不顺,甚至会导致整个战争结果的不可预测乃至逆转。
比如,如果韩信不坚持拒绝“赵军渡河”,赶往主战场和项羽决战,真的能够击败项羽么?要是打败了,是不是一切都完了?
而以这支赵军如史实这般,继续平定赵地,分兵扰楚和攻齐,反而在半年之内就迎来了战争的总体转折,两种战略孰优孰劣,不是很明显么?
现在来深入阐述一下,为什么楚汉战争中“分兵包围再决战”战略要优于“合兵决战”战略?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楚汉战争名义上是项羽与刘邦的竞争,实际却涉及到一众诸侯王,是合纵连横基础上的军事斗争。
彭城之战前如此,刘邦能够顺利攻陷彭城,正是因为笼络了更多诸侯王。
彭城之战后更是如此,项羽集团实际上不仅是项羽本部西楚国,还有其笼络在麾下的一众诸侯王,这是一个整体。
如果刘邦集团的实力能够战胜项羽本部,他就不会遭受彭城之战的惨败,而既然连战胜项羽本部都做不到,那么,首先消灭或争取其麾下的其它诸侯王,先弱后强,以迂为直,就是必然的军事乃至政治规律。
特别是那些不可能再和刘邦集团合作的诸侯王,比如魏豹、赵王歇(陈馀)等人,必须要先行予以消灭。
由此,“分兵包围再决战”便是楚汉战争的基础规律、必由之路,而“合兵决战”,在战争的整体转折点尚未到来之前,实际必然是错误的。
也就是说,韩信在修武拒绝“赵军渡河”,实际上是挽救了刘邦集团一次,避免了更大的损失乃至彻底的失败。
这应该就是顶级军事家、战略家对于战争和历史发展的真正贡献所在吧。
以上。如果您熟悉解放战争,相信已然可以发现,韩信与刘邦在修武的这次战略争论,与粟和毛在城南庄关于“华野渡江”的争论,那真是何其相似乃尔。
对比之下,刘邦是以激烈方式夺过韩信的军权,而毛在盛怒之余,也曾向粟说过可以另换统帅的话,同样是有剥夺军权的意思。
但韩信、粟裕都依然坚持了自己的主张,并未让步,最终都获得了最高层的认可。
历史更惊人的相似是,正是因为他俩的坚持与接下来的精彩表现,使得各自战争很快迎来战略转折,并导向最终的胜利。
由此,或许不得不说,历史真的需要如实记载,只有如实记载,相关的经验与教训才会被后世起码能够得知,而不是消失在历史烟波中。
这才算是对古人或者人类文明的真正负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