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个亲戚来找我,想让我帮他搞一辆二手车。他来找我的原因很简单,我是在一家二手车市场上班的,对车辆的了解比较多,并且,也有这方面的资源。不过,我并没有答应他的要求,而是直接拒绝了他。也不是我做人冷漠,不讲亲戚情谊,而是我们单位有规定,亲戚的生意不能做。
亲戚听完我的话,表示难以理解:“那些卖房子的,卖保险的,恨不得让亲戚朋友都找他。你们单位倒是奇怪了,还不让做亲戚朋友的生意。”
之后,我把我们公司这条规定的由来告诉了他:
我所说的二手车市场,其实是一个大市场,里面有很多家二手车服务公司,我所在的,就是其中一家。前几年,我们公司是没有这样的规定的,出台这样的规定,是因为遇上了一件倒灶的事情。
小林,我的一位同事,当时也是他的一个亲戚来找他,让他给弄一辆二手车。小林对于这件事,可以说是相当上心,花了好几天时间,终于找到了一辆状况不错,并且价格也合适的车子。之后,还协助亲戚办理了过户手续。
不过,小林的付出并没有得到亲戚的认可,反倒是后面遇上了一系列麻烦。亲戚三天两头来找他,昨天说车子这里有问题,今天说车子那里不对劲。总之呢,觉得车子是小林帮他们找的,就要小林负责。
一开始,小林还看在大家都是亲戚的份上,想办法解决了其中几个小问题。不过,小林因此透支了自己跟同事的感情,还花了一点代价。毕竟车子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修的,小林找负责维修这块的同事帮忙解决问题,耗时耗力不说,还得消耗一些材料和零件啥的。同事这边没给人家工时费,所以,小林自己出钱请人家吃了顿饭。有些小零件是同事从一些报废车上拆的,还有一些搞不到的,是小林自己贴钱买的。
老板后来也知道了这件事情,不过,也没有追究,对于小林叫同事修车,从报废车上拆零件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这么算了。
不过,即便是这样,依旧无济于事,毕竟就是一辆二手车,各方面的状况,肯定是达不到新车的状态的,总归会是有一些问题。小林的亲戚,依然无法接受这辆车的这些小问题和小瑕疵,提出了退车。
小林自然是没本事处理这个问题了,只能去找老板解决。结果可想而知,老板自然是不会同意退车的。在他看来,自己在这件事情上,已经做得够意思了。
小林家亲戚肯定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坚持要一个说法。各种拉扯之后,亲戚选择了走法律途径,双方闹上了法庭。
最终结果就不用多说了,小林家亲戚的诉求被驳回了。现场验车,性能、配置等各方面,现场确认,双方都是认可了的。你事后又说不认可,叫人家解决,怎么可能。并且,在维修记录,出险记录,检车报告等方面,二手车服务企业都没有隐瞒,没有误导消费的行为。你也不可能花二手车的钱,叫人家给你一辆新车。
在这之后,老板为了避免这种扯皮和麻烦,就出台了规定。表面没有彻底禁止员工做亲戚朋友的生意,但是,也明确规定,做亲戚朋友生意的,之后遇上任何问题,员工自己解决。
好在我这个亲戚是讲道理的人,听说了我的为难之处之后,做出了承诺,表示,自己不会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让我帮忙搞一辆好点的车就可以。
之后,我确实也帮忙搞了一辆,亲戚也确实之后没有搞过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