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正在竞选国民党主席的郑丽文说,请大陆的一些朋友不要对台湾喊打喊杀。要知道台湾被清朝抛弃后,被日本殖民50年。台湾人吃了很多的苦。早期还被日本人欺负,被杀害了很多人。 郑丽文提及的 “被日本殖民 50 年”,是两岸共同铭记的伤痛。1895 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陷入长达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 日本殖民者在台湾推行 “皇民化运动”,强制更改姓名、禁止使用汉语,试图割裂台湾与大陆的文化联系。 1930 年的雾社事件中,赛德克族民众为反抗压迫发起起义,最终数百人牺牲,这段历史成为殖民统治下苦难的缩影。 殖民时期,台湾民众的经济权益被严重剥夺,蔗糖、稻米等资源被大量掠夺,工业发展完全服务于日本本土需求。 这些苦难并非孤立的台湾记忆,大陆在同一时期也经历着日军侵华的创伤,共同的遭遇早已将两岸命运紧密联结。 抗战期间,两岸同胞的抗敌行动从未间断。台湾民众自发组织的抗日义军,从 1895 年的 “台湾民主国” 抵抗到 1941 年的 “台湾义勇队”,数十年间从未停止抗争。 这些义军多次派员穿越海峡,与大陆抗日力量联络,获取物资与支援。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投降,消息传到台湾,全岛民众涌上街头欢庆光复,台北市数万人聚集在公会堂前,高唱《义勇军进行曲》与《台湾光复歌》。 那一刻的欢呼,印证了台湾民众对回归祖国的热切期盼,也让殖民苦难画上句号。这段历史早已证明,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和平统一是历史的必然归宿。 郑丽文的和平呼吁,与国民党 “九二共识” 的立场一脉相承。 在国民党主席选举的政策阐述中,她明确提出要在 “九二共识” 基础上开创两岸和平百年基业,反对大幅增加防务预算挤压民生开支。 当前台湾防务预算已超过整体预算的三分之一,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投入被挤占,民众对此多有不满。 郑丽文的主张直指问题核心,认为两岸不应以冲突方式解决问题,台湾应成为和平缔造者而非麻烦制造者。 这种立场与大陆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的基本方针形成呼应,为两岸对话留下空间。 大陆始终以最大诚意争取和平统一前景。国台办多次明确表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 即便面对台海形势复杂严峻的挑战,大陆仍坚持尽最大努力维护和平稳定。 近年来,大陆持续推进两岸经济合作,ECFA 早收清单让台湾农产品、工业品以优惠税率进入大陆市场,2024 年两岸贸易额仍保持在 2000 亿美元以上。 文化交流同样从未间断,两岸合办的 “抗日战争史研讨会” 每年如期举行,共同梳理殖民时期的抗争历史,强化文化与历史认同。 两岸在历史记忆与和平诉求上的共鸣,为未来交流奠定基础。 郑丽文在竞选活动中多次强调,要凝聚在野力量下架 “台独” 势力,避免两岸陷入冲突。她承诺若当选党主席,愿意在 “九二共识” 基础上与大陆展开对话,维护台湾民众的安全与利益。 这种表态得到两岸舆论的积极回应,不少台湾民众在社交媒体留言,期待两岸恢复常态化交流,让年轻人能继续赴大陆求学、就业。 大陆方面也释放善意,持续落实台胞台企同等待遇,为两岸同胞往来提供便利。 历史的苦难早已教会两岸同胞和平的珍贵。从殖民统治下的共同抗争到光复后的欢庆团聚,从经济合作的互利共赢到文化交流的深度融合,两岸关系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和平的环境。 郑丽文的话语既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大陆始终坚信,只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 “九二共识”,两岸就能打破隔阂、增进互信,让和平成为两岸关系的主旋律。 这种对和平的共同追求,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殖民苦难的记忆提醒两岸,分裂只会带来伤痛,统一才能带来安宁。 大陆的和平诚意与台湾的和平诉求形成合力,必将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统一的方向迈进。在历史的启示下,两岸同胞定能以智慧与勇气化解分歧,让和平之花在海峡两岸持久绽放。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