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拜错神,不要跟错人! 巴勒斯坦趁着157个国家承认他的热度,转头就申请加入金砖国家,这步棋走得是真哇塞! 今年5月,联合国大会开了个会,157个国家举双手赞成,认定巴勒斯坦符合联合国成员资格,只有美国、以色列等极少数国家反对。 这157票可不容小觑,要知道2012年巴勒斯坦争取观察员国地位时,赞成票才138张,短短十几年间支持率涨了近20个国家。 连法国、英国、加拿大这些曾经跟着美国表态的西方国家都改了口,9月里扎堆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联合国里连称呼都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改成了“巴勒斯坦”,这份国际社会的认可度算是攒到了顶点。 这热度要是放凉了再动手,含金量可就差远了,巴勒斯坦选的时机刚好踩在金砖机制的扩张期上。 2025年刚开春,印尼就正式加入金砖,成员数涨到11个,越南也成了伙伴国,轮值主席国巴西的官网上明晃晃写着要“扩大代表性”,显然正需要吸纳更多发展中国家撑场面。 巴勒斯坦这时候递申请,等于送上门的“加分项”——157国的承认背书,刚好能印证金砖“全球南方代言人”的定位,比起那些没多少国际支持的申请者,自然更受青睐。 更关键的是,金砖能给巴勒斯坦的实在好处,比联合国的“口头认可”管用多了。 巴勒斯坦常年靠外援过日子,加沙战后重建光是初步估算就需要数百亿美元,而金砖国家手里的资源恰好能补上这个缺口。 扩员后的金砖石油产量占全球40%,粮食总产量也占40%,中国和印度还是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巴勒斯坦要是能搭上这条线,不仅能拿到新开发银行的低息贷款,自家的橄榄制品、手工艺品还能挤进占全球32.7%进出口总量的金砖市场,比守着被以色列封锁的边境强太多。 2022年金砖国家吸引了3149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就算分一杯羹给巴勒斯坦,也够撑起几个民生项目。 这步棋藏着的政治算计更精妙,联合国里巴勒斯坦说了不算,美国一票就能卡住他成为正式成员国的路,但金砖不一样。 金砖国家2024年的GDP增速达到4%,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0.7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了世界30%,在全球治理里说话越来越有分量。 中国、俄罗斯这些成员国本来就支持“两国方案”,沙特、伊朗这些新加入的中东伙伴更是和巴勒斯坦同属阿拉伯世界,有了这些力量撑腰,以后再在联合国谈巴勒斯坦问题,就不是美国和以色列说了算的。 之前埃及就是靠着金砖新开发银行的20亿美元贷款修好了苏伊士运河支线,硬是在西方制裁下稳住了经济,巴勒斯坦显然想复制这种“绕开西方找靠山”的路子。 而且金砖的合作模式刚好戳中巴勒斯坦的痛点。长期以来以色列掐着巴勒斯坦的能源和贸易渠道,美元结算还总被美国卡脖子,而金砖正在推本币结算和独立金融体系,2022年对外直接投资就有1993亿美元,完全能帮巴勒斯坦建立独立的经济循环。 想想看,以后卖橄榄油收的是人民币或卢比,买粮食走的是金砖国家的农业合作通道,不用再看美以的脸色,这种主动权可是联合国决议给不了的。 巴西卢拉研究所的专家都直言,金砖就是给全球南方国家“争话语权”的平台,巴勒斯坦这时候挤进来,等于给自己找了个能撑腰的“组织”。 国际社会的承认潮本就是转瞬即逝的机会,2024年西班牙、挪威刚承认时巴勒斯坦没立刻行动,等到2025年9月联大再通过《纽约宣言》,142国支持“两国方案”,这才趁热打铁申请金砖,踩的就是“政治热度”和“机制扩张”的双重节点。 要是等西方国家的热情退了,或者金砖扩员暂停了,再想进去可就难了。 毕竟金砖不是慈善机构,2022年吸纳新成员时特意强调“资源互补”,巴勒斯坦手里的157国承认票,恰好成了最硬的“敲门砖”,既给金砖送了政治人情,又为自己换来了实在利益,这算盘打得确实够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