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23岁,装成14岁女孩,骗了5个男孩上床。 视频发Snapchat,当“恋爱日记”传。 警察抓她时,她还说:“我双胞胎姐姐才是2001年生的。 你能想象吗?一个23岁的女子,伪装成14岁少女,在社交平台上编织着罪恶的网,5个12到15岁、从未尝过爱情滋味的小男孩,就这样掉进了她精心设计的陷阱。 她穿着校服,用着少女滤镜,发着哭脸表情,把网恋的“甜蜜”伪装得天衣无缝,却把孩子们的真心当作犯罪的筹码。 保释金对她而言,不过是继续作恶的入场券。平台监管形同虚设,学校未教孩子识别伪装,家长还沉浸在“网恋安全”的错觉里。这背后,是整个社会对青少年网络安全的漠视。 这不是简单的“情感纠葛”,而是彻头彻尾的性剥削。当法律只能事后追责,我们是否该反思:如何提前筑起防线,保护孩子们免受这样的伤害?那些男孩手机里的“晚安吻”照片,是青春的伤疤,更是社会的警钟。 你觉得我们该怎样做,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上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