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泰国新任外长发声! 2025年9月26日,泰国新任外交部长西哈萨·蓬集格在曼谷向媒体表示,泰国和柬埔寨应减少在两国边境地区的军事存在,共同努力缓和紧张局势。 今年泰柬边境的气氛,可以说是跌宕起伏。 6月份,边界上突然就起了冲突,结果48人死了,十几万人被吓得连夜逃难。 国际红十字会和联合国难民署都派人介入,现场搞救助。 双方后来经过几轮拉锯,7月28日才同意停火,算是暂时按下了暂停键。 8月7日,两国又在曼谷签了份协议,规定得更细致,比如撤掉重型武器、减少驻军、管控好边境摩擦。 这一系列动作,泰国外交部和柬埔寨外交部都公开承认了。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挺难。西哈萨·蓬集格在记者会上坦言,虽然协议签了,但实际执行起来问题不少。 两国边界线长达817公里,不光地形复杂,很多地方界线模糊,光靠纸上约定管不住实际情况。 泰国和柬埔寨边境,不像咱们国家那种铁丝网、界碑都很清楚——这里有的地方一条河就是界线,有的地方一条小路就能走到对面,老百姓都混着过日子,军队要撤也得慢慢来,不能一刀切。 说到两国的立场,其实还挺微妙。 8月底,泰国新总理阿努廷·查纳帕拉伊特去了柬埔寨,跟对方谈撤军的事。 泰国希望柬埔寨先撤,柬埔寨则坚持要双方一起撤,谁也不想先让步。 柬埔寨还公开表达不满,指责泰国单方面在老界线修堡垒,说根源是界址石的位置有争议。 但泰国方面也有自己的说法,认为自己修堡垒是防守,不是进攻。总之,双方各执一词,问题一直没彻底解决。 其实,泰柬的边界争端最敏感的地方,就是柏威夏寺。 这寺庙是联合国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历史上一直归柬埔寨管。 但泰国也不服气,声称自己也有主权。 2008年国际法院判决寺庙归柬埔寨,但寺周围的地皮没说清楚,结果双方都觉得自己有理。 近些年,这块地方成了摩擦最多的热点,哪怕有了裁决,还是时不时有摩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盟都劝过很多次,别因为主权问题把文化遗产毁了。 可一旦涉及主权,谁都不愿让步,这事短期内看不到头。 除了军事对峙,边境还有不少其他麻烦。西哈萨·蓬集格说得很明白,边境地雷多,历史遗留问题大,双方都得一起清理,确保老百姓安全。 还有就是跨境犯罪——比如走私、毒品、非法劳工,这些年两国联合执法不少次,但因为地形复杂、人流密集,治理难度很大。 目前来说,泰柬双方对大规模冲突都持谨慎态度,主流媒体普遍认为两国政府还是理性为主。 真正的棘手问题,还是边界划分和历史遗留问题,比如柏威夏寺的归属,这些不是一两年能解决的。 总的来说,今年泰国和柬埔寨在边境问题上风波不少,但双方也展现出缓和的信号。 新外长上任就提出减少军队,实际操作虽然难,但也是迈出了一步。 无论是清理地雷、打击跨境犯罪还是保护文化遗产,两国都需要合作。 边境老百姓最希望的是安稳日子,泰柬政府也明白稳定对发展有多重要。 接下来,局势怎么发展,还得看双方政府的后续动作和协商情况。 参考:就任后首日,泰国新任外长呼吁泰柬缩减边境兵力,缓和局势——京报网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