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新闻讯全媒体记者王琴红报道:今年以来,我省平均降雨量118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19%,列历史同期倒数第9位。特别是进入7月份以来,我省持续晴热高温少雨,部分地区发生了夏秋旱。9月25日,记者从2025年江西省防汛抗旱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江西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有力保障了城乡供水安全和粮食安全。据预测,秋冬季我省降雨还将略偏少,气温偏高,部分地区仍有秋旱发生。
发布会现场
“蓄引提调”,增蓄水库水量超4亿立方米
6月中旬,根据天气形势预测,江西提前谋划防旱工作,抓住降雨有利时机,科学调度水库增蓄水量28.46亿立方米。6月17日和6月28日,省水利厅提请省防减救灾委决定赣南和赣北赣中提前进入后汛期管理,增蓄水库水量4.98亿立方米。7月1日,在汛旱转换的关键期,对防旱抗旱工作作出部署安排。
通过坚持“蓄引提调”并举,指导沿江滨湖地区开展引提水,累计引提水6.08亿立方米;统筹上下游用水需求,组织赣江、抚河、潦河等流域骨干水工程进入抗旱调度模式,累计调水9.98亿立方米,有力保障了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
比如,充分发挥大中型灌区抗旱主力军作用,动态调度抚河流域洪门、廖坊水库出库流量,累计为下游补水1.76亿立方米,有效保障了下游赣抚平原大型灌区90.9万亩农田灌溉用水需求。
精准服务,启动备用水源15处解决5711人饮水问题
此外,密切监测雨情、水情、墒情,以及151处县级以上水源地供水情况和775处“千吨万人”农村规模水厂供水情况。滚动开展“三个10天”水稻需水预报和灌溉预报,逐水库、逐灌区、逐时段组织开展中长期来水预报和供需水平衡分析,强化抗旱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
指导各地滚动摸排因旱影响农村饮水情况,科学制定供水保障方案,投入资金1024万元,通过管网延伸解决了451人饮水问题,新建水源12处解决796人饮水问题,拉水送水112辆次解决1786人饮水问题,启动备用水源15处解决5711人饮水问题,分时段供水解决900人饮水问题,农村因旱受影响供水人口全部动态清零,农村供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多源互济,调拨419台小型水泵支持景德镇等地抗旱
组织对应急抗旱井进行维修和改造,新建抗旱井2150处。积极支援地方抗旱减灾,调拨419台小型抗旱水泵和100个水袋支持景德镇、吉安、九江、南昌等地开展防旱抗旱工作。派出4个专家组,赴旱情较重的市县指导抗旱减灾工作。
7月下旬以来我省长时间高温少雨天气导致旱情逐步蔓延,共造成全省87.27万人受灾,累计因旱饮水困难需救助人口7177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02万亩,直接经济损失6.41亿元。
全省已累计投入抗旱资金3.7亿元、人员120万人次、机井1.3万眼、泵站9772处。当前我省旱情总体可控,因旱饮水困难人员用水需求通过应急送水、启动备用水源等方式均得到有效保障。
据气象预测,今年秋冬季我省降雨偏少0~2成,部分地区干旱将持续,江河湖库水位持续走低。“防大旱、抗长旱”,江西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防汛抗旱督察专员彭小斌表示,将统筹当前和后期抗旱用水需求,精细实施流域骨干水工程抗旱调度,精准对接城乡供水和灌区灌溉需求,精确指导支持抗旱保灌溉保供水工作,全力保障供水安全和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