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300亿,宗馥莉给娃小宗定下几乎无法实现的目标。前不久刚给娃哈哈全国经销商下最后通牒,要求从2026年起,全面用娃小宗品牌取代娃哈哈。这两天又传来最新消息,宗馥莉给新品牌娃小宗定下目标,一年要卖300亿,相当于娃哈哈去年营收的近八成。几乎相当于要经销商做到无缝衔接,以前卖娃哈哈的,一夜之间改头换面卖娃小宗,而且拿10件货,至少要卖掉8件。 这样的目标,至少目前看来根本不现实,三大直接掣肘给宗馥莉的新牌子划定了上限。 第一个限制因素,就是经销商的集体“罢工”,此前宗馥莉的品牌替代计划一出,多家娃哈哈大型经销商明确表示,如果宗馥莉要一刀切让经销商将娃哈哈的产品全换成娃小宗,他们不会签合作协议。因为这是宗馥莉的豪赌,经销商不会拿自己的血汗钱陪着她去赌。 第二大限制因素,娃哈哈品牌经过近30年经营,早已深入人心。宗馥莉的娃小宗,今年才刚开始正式做,除了外观同娃哈哈高度相似,见过并体验过的用户寥寥无几,更谈不上品牌忠诚。让一个新诞生不久的品牌,而且还是身处红海的饮料水品牌,一下子被亿万人接受并肯用钱包买单,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第三个限制因素,也是最重要的,消费者对娃小宗这个新品牌的认知和接受度都是未知数。虽说新品一上市反响还不错,但这多半是对新东西的好奇,而不是真的接受。宗馥莉居然一开始就想将原来娃哈哈8成的实力给复制过来,这20几年的功力,是说复制就能复制的吗? 尽管宗馥莉做好万全准备,娃哈哈大半员工都被她安排进了自己的宏盛饮料,除了继承24.9%的股份,还基本掌控了娃哈哈工会24.6%的股权,成了娃哈哈名副其实第一大股东。难怪此前有传言称,被架空的杭州上城有意将手上46%的股份卖给宗馥莉,可惜价格一直没谈拢。除非宗馥莉最终成功拿下所有娃哈哈股份,将其同娃小宗彻底融合,否则就当下的娃小宗,一年想卖300亿,真的不现实。可如果娃哈哈都成了宗馥莉说了算,娃哈哈商标也到手了,如此费尽心机的操作,也就没多大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