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李迁仕邀请太守冯宝赴宴,冯宝正准备动身,妻子冼夫人阻拦说:“李迁仕早有造反之心,这鸿门宴一旦踏入,你我便再无相见可能,他定会当场取你性命。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南梁太清年间,侯景之乱的烽火虽未直接烧到岭南,高州城内却已暗流涌动。 刺史李迁仕以“疟疾”为由,推脱朝廷征兵令半年有余,兵器作坊里日夜锻造的不是农具,而是刀枪剑戟,民夫被大批征调加固城防,一场割据自立的阴谋正在悄然酝酿。 高凉郡太守冯宝对此早有察觉,只是他虽手握三千精锐,背后有冯氏家族南迁后百年经营的根基,却仍需倚重妻子冼夫人。 这位出身百越冼氏的女杰,掌控着近万户俚人部落,麾下私兵熟悉山地作战,是岭南各势力都不敢轻视的力量。 不久,李迁仕派人送来请柬,邀冯宝前往高州城“共商联合出兵平叛事宜”,还特意提及广州都督萧勃也会出席。 冯宝收拾行装准备动身,冼夫人却拦在身前:“萧勃正率军在七百里外的始兴平叛,根本无暇赴宴。 这哪里是议事,分明是鸿门宴,要的是你的兵权和高凉郡的掌控权。” 她随即拿出两份证据:密探传回的李迁仕联络新州、春州势力的密信,以及商队报告的高州城门盘查骤严、私兵扩招的消息,桩桩件件都指向谋反。 冯宝惊出一身冷汗,依冼夫人之计,以“突发恶疾”婉拒赴宴,同时暗中加固高凉郡城防。 冼夫人则更进一步,挑选千名精锐。其中五百是擅长山地突袭的俚人勇士,伪装成运送岁贡的民夫,将兵器藏在稻谷、麻布之下,分三批向高州进发。 李迁仕见冯宝不敢来,又听闻冼夫人派“贡品队”求和,认定高凉郡怯战,放下戒心下令开城迎接。 第三批入城时已近黄昏,冼夫人的部众趁机分散,迅速控制军械库与粮仓,点燃信号火。 冯宝主力见状,立刻率军入城,李迁仕临时招募的乌合之众遭遇突袭,瞬间溃散。 李迁仕仅带着三百亲兵突围,却没想到冼夫人早已快马通报正在当地作战的陈霸先,两军夹击之下,李迁仕最终被生擒,这场叛乱从爆发到平定,前后不过两个月。 叛乱平息后,冼夫人并未停歇。她深知岭南远离中原,朝廷控制力薄弱,若根基不稳,还会有新的叛乱者出现。 于是她协助冯宝整顿户籍,将俚人青壮编入郡兵轮流戍守要塞,又亲自巡查流民安置情况,甚至牵头修缮水利,让战乱后的高凉郡迅速恢复生机。 有人劝她趁机扩张冼氏势力,她却摇头:“岭南百姓要的不是哪个部族掌权,是能安安稳稳种地、过日子。” 后来冯宝病逝,岭南再度陷入动荡,冼夫人毅然披甲上阵,亲自率军平定叛乱,被百姓尊为“岭南圣母”。 在南北朝的乱世里,正是她始终以“保境安民”为核心,不谋私利、善用谋略,才让岭南免于分裂,始终归属华夏版图。 如今再读冼夫人的故事,不难发现她被铭记千年的原因:面对危机,她不逞匹夫之勇,以智慧破局;手握力量,她不贪权力之私,以责任立身。 真正的英雄从不是靠刀枪震慑四方,而是靠切实的行动守护一方安宁。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信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