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赵少康不选了。 换郝龙斌上。 郑丽文那边,估计心里都乐开了花,觉得最硬的那块

赵少康不选了。 换郝龙斌上。 郑丽文那边,估计心里都乐开了花,觉得最硬的那块骨头,自己跑了。   仔细看,这次赵少康退出来,绝不是一时兴起,更不是遇到什么突发障碍。   实际上,这背后是台岛蓝营内部好几轮沟通和利益权衡的结果。   8月末开始,蓝营核心人物就开始频繁碰头,大家都清楚,赵少康虽然资历老、能量足,但近几年话题性太强,容易让团队失去平衡。   郝龙斌虽然名气没那么炸裂,但人缘广、协调能力强,很多原本看热闹的“中间选民”对他也没啥敌意。   蓝营高层觉得,与其让两个强人硬碰硬,搞得自己人都分成两派,不如让赵少康主动让贤,大家一起拧成一股绳,把胜算最大化。   其实赵少康早就不是单打独斗的那种人。   最近几年他在台岛媒体圈、政坛都铺了不少路子。   退出来不是认输,而是主动腾出位置,把自己的资源、影响力全转给郝龙斌。   你说这是不是一种“升级”?岛内有些人以为赵少康退了,就是蓝营软了、好打了。   可一看后续动作才发现,赵少康当顾问、帮郝龙斌搭台、牵线各种资源,反而让整个团队更有章法。   台岛政坛有句话,“最怕不是对手强,而是对手突然团结”,这回蓝营就是这么来的。   郑丽文那边,估计刚开始听到消息心里挺美。   毕竟赵少康这种类型的对手,凶狠、咬得紧,打起仗来没啥情面可讲。   眼下换成郝龙斌,表面上看像是难度降级,实际上一点都不轻松。   从整个时间线来看,这场“换将”并不是仓促决定。   8月下旬起,岛内蓝营高层就多次开会,反复权衡利弊。   9月初赵少康和郝龙斌连续几晚长谈,把各种细节都拉通气。   9月中旬国民党正式宣布由郝龙斌参选,赵少康则转为顾问,全力协助团队。   外界看到的是人事变动,实际上是一次资源和力量的集中。   蓝营这步棋,没有让自己变弱,反而把所有的牌都集中到能赢的点上。   回头看,赵少康这次选择让路,其实是以退为进。   很多人觉得他退出就是认输,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赵少康本身人脉、话语权、社会影响力依然在线。   他不直接参选,反而帮郝龙斌把局面做得更稳。   郝龙斌也不是简单“补位”,他背靠赵少康这棵大树,等于顺带把蓝营各路人马都团结起来了。   岛内的竞选环境本来就复杂,这种时候团队协作比单兵作战更有用。   现在再看郑丽文那边,估计也不会真觉得这仗好打到哪去。   蓝营这次明显是有备而来,没有给对手留下太多可钻的空子。   郝龙斌带着赵少康的“外挂”,整个团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都提升了一个档次。   这场选战,看似风平浪静,实际水下较劲才刚开始。   总之,这次“换将”其实就是蓝营内部的一次自我升级。   赵少康主动让位,郝龙斌顺利接棒,团队力量反而变得更强。   台岛的选战,不是看谁个人能力爆表,而是谁能把人心、资源、策略都拧到一起。   这个道理,蓝营这次算是学明白了。接下来的局势如何发展,还得看选民最终的选择。   现在大家能看到的,就是蓝营团队比以前更团结、更讲究战术。   郑丽文要想轻松过关,恐怕没那么容易。   岛内这场牌局,远没有表面看起来这么简单。   参考:赵少康提民调或取代郝龙斌,郑丽文吁降低门槛显格局——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