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若司马懿射杀空城计诸葛亮:蜀汉撑不过三年?他的结局才叫惨! “羽扇轻摇,琴音绕城

若司马懿射杀空城计诸葛亮:蜀汉撑不过三年?他的结局才叫惨! “羽扇轻摇,琴音绕城,十五万魏军勒马——这是《三国演义》最经典的‘空城计’。可您想过没:若司马懿真搭箭射死城楼上的诸葛亮,三国会怎样?” 有人说“蜀汉立马完蛋”,有人猜“司马懿能统一”,更扎心的评论是:“司马懿可能死得比诸葛亮还惨。” 一、没了诸葛亮,蜀汉不是“秒崩”,是“慢性失血” 先给诸葛亮正名:他不是蜀汉的“永动机”,但绝对是“承重墙”。 当年刘备托孤时,蜀汉多惨?地盘只有益州(今四川+重庆),人口94万(曹魏443万),能打仗的兵就几万。可诸葛亮硬是靠三招撑起半壁江山: 第一招,治蜀像“拧紧的发条”。 他推行《蜀科》,严惩贪腐;搞盐铁官营,把蜀地的井盐、蜀锦变成“印钞机”(蜀锦远销吴魏,赚得盆满钵满)。 第二招,北伐是“续命针”。 明明打不赢曹魏,为啥非要北伐?诸葛亮心里门儿清:不主动出击,曹魏缓过劲来肯定灭蜀。所以哪怕街亭败了、上方谷烧了,他也要咬着牙北伐——这叫“以攻为守”。司马懿跟他耗了十年不敢冒进,就因为知道“耗不起”。 第三招,拉东吴“组队抗曹”。 关羽丢了荆州,孙权差点抄了蜀汉后路。是诸葛亮派邓芝去东吴,拍着胸脯说“吴蜀联盟,曹魏必不敢两线作战”,又让孙权明白“灭蜀对东吴没好处”。这才把联盟稳住。 朝廷先乱套。 后主刘禅啥水平?“政由葛氏,祭则寡人”(《三国志》)——国家全靠诸葛亮管,他自己连奏章都懒得看。诸葛亮死后,蒋琬接班,这人能力不错,但太保守(历史上他执政时基本休养生息)。要是诸葛亮突然没了,蒋琬连“稳住”都难,更别说压制宦官黄皓(后来专权误国的就是这货)。 军队要“暴走”。 姜维是诸葛亮一手带出来的,但性格完全相反:诸葛亮北伐算粮道、看天气,姜维后来九伐中原,纯靠一股“给师傅报仇”的狠劲。蜀汉本来就穷,这么折腾,相当于“穷人家孩子为了争口气,把家里最后一点钱拿去炒股”——必崩。 东吴要“拆台”。 诸葛亮在时,东吴不敢轻举妄动;诸葛亮没了,孙权立马翻脸。历史上诸葛亮死后20年(253年),东吴诸葛恪(诸葛亮侄子)就率大军攻魏,结果被司马师(司马懿儿子)揍得大败。要是蜀汉先乱,东吴绝对会落井下石,抢地盘、劫资源。 举个真实例子:诸葛亮死后,蜀汉撑了29年(263年亡)。要是他死在五丈原,顶多撑到237年——三年都够呛。但要说“一鼓作气灭蜀”?曹魏没那本事! 曹叡刚花光国库修宫殿(《三国志》载“奢靡过度”),士族天天闹着要权力(颍川陈家、河内司马家互撕),连前线将领都跟司马懿不对付(张郃就是被司马懿坑死的)。灭蜀?先顾好自己别崩了再说。 二、司马懿射杀诸葛亮:他的“保命符”没了,下场比死还惨 看到这您可能纳闷:“司马懿不是怕诸葛亮吗?杀了他不就赢了?” 错!司马懿的命,恰恰是诸葛亮给的。 当年曹操就说他“鹰视狼顾”,警告曹丕“此人有异志”(《晋书》)。后来曹叡上位,司马懿能从“小透明”混成“雍凉大都督”,全靠诸葛亮北伐——曹魏需要个能扛住诸葛亮的人,司马懿就是那个“工具人”。 要是诸葛亮没了,司马懿的“工具人”身份直接清零。 第一,皇帝要收他兵权。 曹爽(曹魏宗室)早就看他不顺眼。历史上司马懿能发动“高平陵之变”,就是因为诸葛亮死后,他主动交权装病,骗曹爽放松警惕。要是诸葛亮活着时被射杀,司马懿根本没机会装病——曹爽会立刻把他调回洛阳,夺了兵权,甚至直接“咔嚓”(参考曹操杀孔融、杨修)。 第二,士族要踩他上位。 司马懿是河内司马家,虽算士族,但颍川荀家、陈家才是“顶流”。这些人早看他不爽:“凭啥你一个武将能掌兵?”要是诸葛亮死了,司马懿没了军权,颍川士族能联合皇帝把他挤兑死——就像历史上他们联合司马懿搞曹爽,转头又嫌司马懿专权一样。 第三,他自己可能“飘了”。 司马懿能忍,但野心大。历史上他装病忍了十几年才动手。要是诸葛亮死了,他可能觉得自己“功高震主”,急着篡位——结果呢?曹魏宗室和士族联合反扑,他大概率被灭族(参考后来司马昭弑君)。 最讽刺的是:历史上司马懿晚年不敢伐蜀,为啥?怕重蹈诸葛亮覆辙——“我连活诸葛亮都打不过,还想打死的?”要是他真杀了诸葛亮,估计连“不敢”都没了,直接硬刚,结果大概率被蜀汉残余势力拖垮。 三、历史的狠辣:对手,有时是你最好的“保护伞” 回到问题:司马懿杀了诸葛亮,能灭蜀吗?难。他自己呢?死得更快。 这背后藏着个扎心真相:顶级人物的命运,从不是“杀赢对手”就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