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家高中想了个新招,叫什么“弹性留校”。 说白了,就是想让孩子们周五晚上多上自习,顺便把周末也给占了。 结果没想到,这届80后、90后家长可不好糊弄,校门口直接上演了一出“集体接娃”的大戏,学校的算盘彻底落空。 这事儿真不是简单的闹一闹。这些家长手里拿着省教育厅的“全面双休”文件,嘴里念着《未成年人保护法》,微信群里一呼百应,行动力比谁都强。他们不是不让孩子学习,而是看不惯这种牺牲健康换时间的低效内卷。 有家长就说,孩子长期睡眠不足,记忆力都下降了,这种补课有什么用?他们要的是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孩子,不是只会刷题的机器。这种观念的转变,才是最关键的。 当然,学校也有苦衷。现在这环境,你不补课,别的学校补,升学率下来了谁负责?这就是典型的“剧场效应”,把学校、老师、学生全卷了进去,老师们也经常是无偿加班,成了夹心饼干。 所以说,这根本就是“双减”政策和高考现实的一次硬碰硬。 家长们的这次集体“不配合”,恰恰是把文件上的政策,真正推到了现实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