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绝对不能碰手机,只有两种孩子,我允许他们接触手机。今天这条所有家长请反复观看,就知道你孩子的成绩到底是怎么一点一点被手机摧毁的。 别再说看手机会近视了。手机出现之前,中国孩子早就有近视的了。手机真正的危害,是它那种秒回馈的爽快感,彻底摧毁了孩子的“慢能力”。 学习是典型的“慢能力”,学习是需要慢慢来的事:要体会,要琢磨,要困扰,要忍受,要失败,要反思,要改进。这是一个枯燥、缓慢但深刻的过程。而玩手机的孩子,已经无法忍受慢的时间:看视频得1.5倍速、两倍速;一集剧就看最后几分钟;写作业不到5分钟就得刷一遍手机;连吃饭都得配短视频,不然坐不住;玩游戏必须挑剧情,追快感、秒通关。他的问题不是近视,而是心理出了问题,他已经失去了等待的能力。 孩子每天刷到的是别人的高光时刻。小视频的设计逻辑就是:3秒吸引不了你,就划走。所以孩子刷到的都是最美的样子、最搞笑的片段、最刺激的瞬间。游戏更是如此。而孩子的生活、学习的现实,都是平淡、痛苦、重复、无人问津的日子。尤其是想走到顶尖,必须熬过一段毫无成就感的黑暗期。你越刷高光,就越无法接受现实世界中的黑暗,而且是长期的黑暗、无尽的黑暗。这叫延迟满足。 真正的学习是反短视频结构、反游戏结构的:没有点赞,只有你一个人反复改错;没有播放量,只有你一个人凌晨背书;没有通关爽感,没有高光时刻,只有你一个人默默敲代码、解数学题、建模型。你想变好,首先得学会忍受无反馈的努力。 什么样的孩子能碰手机呢? 只有两种: 第一个就是拿过全国大奖的,手机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工具和素材; 第二种就是全国十大名校年级前三的孩子,注意力强得像激光一样,手机根本撬动不了他的大脑。 而绝大多数孩子,一碰手机,专注力就被吞噬。一旦忍不了,就永远做不到。所有真正厉害的孩子,都是靠“忍”:忍住低谷时没人看的孤独,忍住一夜书读十遍的焦虑,忍住做项目三个月没有成果的质疑,忍住深夜独自一人的自我反省、自我怀疑。成功不是刷出来的,是熬出来的。如果你家孩子能等得住,世界就能等他成功。
猜你喜欢
孩子求你生在这个家了吗。。?
2025-09-12
身骑白马
开学后给家长留下的任务[捂脸哭]
2025-09-12
搞笑国舅
第一次见家长就被服从性测试了🌚
2025-08-20
人间搞笑研究
终于有人发声了!有家长吐槽:“小学一年级的作业快把我和孩子逼疯了!孩子才刚学拼音
2025-09-12
22413李春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