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89年,在上音的食堂里,钢琴系的一个漂亮女孩指着打扮寒酸的瘦弱男孩问打菜阿姨

1989年,在上音的食堂里,钢琴系的一个漂亮女孩指着打扮寒酸的瘦弱男孩问打菜阿姨:这人是叫廖昌永吗?阿姨笑了笑,回答说:是啊!这个小伙子就是廖昌永。 廖昌永1968年10月出生在四川成都郫县一个农民家庭,家里穷,父亲早逝,母亲拉扯四个孩子过日子。他小时候帮忙干农活,日子紧巴巴的。初中时他跟着姐姐去阿坝州上学,那地方山高路远,他每天走路去学校。体育是他爱好,练田径掷标枪,还拿过县冠军,本来想考体育学院,当老师稳当点,帮家里减轻负担。高二学校搞歌咏比赛,他一唱就把全场镇住,声音亮堂有力,得了第一。音乐老师觉得他有天赋,劝他学音乐。他去成都找周维民老师学声乐,老师看他家穷,免费教。他每天骑车一小时去学,学完骑两小时半回家,坚持下来。1988年考音乐学院,川音和央音没上,最后进上海音乐学院。带个旧箱子,身上60块钱,还是姐姐们凑的。学院免学费,他师从罗魏,后来拜周小燕教授学唱法。 廖昌永到上海后,日子过得苦,食堂里总挑人少时去,吃最便宜的菜和馒头。钢琴系王嘉是四川老乡,家境好,父亲是干部,她长得俊,钢琴弹得棒。那天她在食堂看到廖昌永买那么点吃的,就指着他问阿姨是不是他,阿姨笑着确认。从那起,王嘉匿名寄钱给他,一个月50块,当时够吃几顿肉。她不留名,只写几句简单话,让他多买吃的注意身体。廖昌永收到钱,以为是成都老师帮的,坚持要报答。寄钱持续几个月,有时一个月两次,两人因为老乡关系,慢慢接触多。她找机会聊课业聊音乐,关系近了。大四他们谈恋爱,一次看笔记他认出字迹,才知道是她帮的。王嘉不止给钱,后来他学费缺,她告诉父母,他们马上垫上。王嘉父母见他,觉得有才勤奋,没嫌穷,还劝专注音乐或回成都做生意。 廖昌永和王嘉交往中,她常帮他生活,两人见过家长后结婚,日子过得稳当没大吵。王嘉毕业教钢琴,收入多,负担家用多。她攒钱买他喜欢的演出服,他穿上第一次在上海音乐厅唱,掌声响。1993年他本科毕业,直升周小燕硕士。1994年全国声乐选拔第一,巴黎国际声乐比赛最佳法语奖。1996年法国图卢兹国际声乐大赛第一。1997年东京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和挪威宋雅王后国际声乐大赛都拿第一,挪威女王说他是最牛选手。这些奖让国际乐坛注意他,《纽约时报》夸声音美语言控好,《华盛顿邮报》说他天生唱威尔第。演出邀约多,他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纽约肯尼迪中心唱,跟多明戈、卡雷拉斯同台。 廖昌永事业起色后,没忘根,推动中国艺术歌曲,办比赛论坛,让年轻人学美声。他上《声入人心》节目,有人觉得院长上综艺不合适,他说音乐得贴近年轻人。女儿廖敏冲学唱歌,声音清亮,继承爸妈天赋。2020年音乐会,他和女儿同台唱中国歌曲,王嘉在台下看。2019年他当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继续教书育人。1995年他硕士毕业,进工作,1998年加入九三学社。2008年选全国政协委员,2013年全国人大教文卫委员会委员,2018年全国人大代表。这些职务让他在教育界有影响,推动音乐发展。 廖昌永从农村小子到歌唱家,靠天赋和努力,还有王嘉支持。他小时候家穷,求学苦,但咬牙坚持。考上上音后,经济压力大,王嘉帮他渡过难关,两人婚姻稳,事业互助。他获奖多,国际认可,但也遇事,2015年有人举报他受贿,他回应说失实。职业生涯中,他注重教学,带学生出成绩。周小燕教授教他时,手把手指导,他毕业后也这么带徒弟。推动美声在中国普及,办活动让更多人接触。 廖昌永家庭生活低调,王嘉一直支持他事业,两人从上音相识到结婚,生儿育女。女儿廖敏冲现在唱歌有模有样,他常带她上台。政治上,他作为九三学社成员,参与国家事务,关注教育文化。院长后,他改革学院,推动国际交流,让上音声乐系更强。演出中,他唱中国歌曲多,融入民族元素,让美声接地气。国际比赛获奖,让他成为中国男中音代表,跟世界大咖合作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