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到中国让步,澳大利亚终于撂下最后通牒!中企若不主动出售达尔文港,他们就要强制征收。这事说白了,就是澳方自己先挑明了关系。 十年前的达尔文港,说白了就是个没人愿意接的烂摊子,港口年年亏损,设施又旧又破,澳大利亚北领地政府自己财政也紧巴巴,根本没钱修,最后只能决定赶快甩手,把港口交给别人打理。 于是2015年公开投标,中国岚桥集团拿下了99年租赁权,一口气掏出了5.06亿澳元,当时的价格一点不低,澳洲地方政府收钱那会儿,态度别提有多积极。 岚桥接手后,不光按期缴租,更是前前后后砸进去超过12亿澳元搞升级,把原来只有3个万吨级泊位的旧港口,改造成了拥有5个泊位、配备自动化系统和智能吊机的现代化枢纽。 现在的达尔文港早已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2024年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比十年前翻了好几倍,贸易总额更是突破200亿澳元,其中对华贸易占比达35%,成了中澳资源交换的黄金通道。 当地的老百姓最清楚变化有多大,十年前码头上只有生锈的吊机和空荡荡的仓库,现在每天都有来自亚洲的货轮装卸货物,街边的咖啡馆都挤满了工人,港口相关岗位从2015年的1200个增至2024年的4800个,北领地居民收入增长37%,连北区经济增速都连续三年领跑全国。 可澳大利亚政府的态度转变比翻书还快!2018年莫里森上台后,对华鹰派势力抬头,开始拿达尔文港项目说事,动不动就以国家安全为幌子搞审查。 对此,中国企业一直表示强烈抗议,可结果呢?不仅没换来澳大利亚的停手,到了2025年,阿尔巴尼斯政府居然以“租约到期、保护国家安全”为由,想要将港口收回,甚至暗示不排除强制征收,这背后的算盘珠子打的太响! 要知道,达尔文港离美军基地也就15公里,自2012年起美军陆战队员陆续进驻,现在驻军规模已达2500人,B-52轰炸机、F-18战斗机、"全球鹰"无人机这些先进装备都在附近活动。这里对美国推行"印太战略"可是个关键支点,能和关岛、迪戈加西亚基地形成呼应,方便向南海及东南亚投送兵力。 更巧的是,2024年美国"印太战略"报告刚把达尔文港列为"关键补给节点",就承诺给澳大利亚3亿美元支持军事建设,转头澳大利亚就加快了收回港口的步伐。 说白了,这哪是什么国家安全问题,分明是给美军腾地方,向华盛顿交投名状罢了。 可澳大利亚政府大概忘了,他们前前后后搞了三次独立审查,结论都是"无须取消租约",就连当年美国军方也审阅过合同,确认没问题。要是现在选择将其强行征回,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这种事情澳大利亚不是第一次干了!想当初他们跟着美国对中国采取强硬政策,结果葡萄酒、大麦、牛肉等出口产业损失惨重,中国转向其他供应国后,澳方至今没能恢复市场份额。 现在,他们又想在达尔文港问题上故技重施,可他们似乎没算清楚这笔账:强制征收面临的46亿违约金不说,更重要的是外资信心一旦受损,以后谁还敢来澳大利亚投资?毕竟谁也不想今天投钱建好了项目,明天就被以"国家安全"为由收走。 达尔文港这十年的变化明眼人都看得清楚,从生锈的吊机到繁忙的码头,从中澳贸易的黄金通道到当地经济的增长引擎,这些都不是靠嘴说出来的,而是中企真金白银投出来的,是工人们一砖一瓦建起来的。 现在澳大利亚想把这十年心血抹掉,强行收回港口,恐怕没那么容易。且不说法律层面的麻烦,光是这反复无常的操作,就足够让所有外资在投资澳大利亚前多打几个问号了。毕竟做生意最讲究的是诚信,把契约精神当儿戏,最终损失的还是自己的信誉和未来的发展机会。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