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为啥现在结婚率低的原因了,一个20多岁适婚女孩去相亲,竟然带着所谓的男闺蜜。点餐花了大几千,没和相亲男说一句话。 这事儿乍一听像段子,可细琢磨全是当下婚恋的荒诞味儿。相亲本来是俩人互相瞅对眼的事儿,现在成了三人局——女方带着男闺蜜当“监工”,男方掏着饭钱当“背景板”。 你说那男闺蜜能帮着把关?可真到关键处,人家姑娘跟相亲男连话都懒得搭,把关能看出啥?怕不是女方压根没把这相亲当回事儿,男闺蜜倒成了来蹭饭的“工具人”。 现在年轻人对相亲的抵触,本质上是对“被安排”的反抗。以前相亲讲究“明媒正娶”,双方家长坐一块儿把条件摆明白;现在年轻人要的是“感觉”,可这“感觉”又虚得很——今天觉得对方身高不合适。 明天嫌说话没趣儿,后天又觉得男闺蜜比相亲男有趣儿。带男闺蜜来,与其说是找安全感,不如说是给相亲上道“保险”:反正有朋友在,聊不来就直接走,不用勉强自己。 可他们忘了,相亲的核心是俩人单独接触,连最基本的交流都没有,哪来的“感觉”? 再说那顿大几千的饭。男方掏钱的时候,说不定还得琢磨“这钱花得值不值”——结果饭桌上俩人各玩各的手机,女的跟男闺蜜有说有笑,男的插不上嘴。 换谁谁不憋屈?要是换个角度想,女方要是真对男方有好感,哪怕带个闺蜜,也该给彼此留说话的空间;要是没好感,直接拒绝不好吗?非得占着相亲名额,让男方当冤大头? 现在结婚率低,不是光因为年轻人不想结婚,更因为好多人都把婚恋当儿戏。女方带男闺蜜来“考察”,表面看是保护自己,实则是把相亲当成了“社交表演”;男方掏着钱当“气氛组”,最后连句真心话都没捞着。两边都在演,谁都没认真,结什么婚?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