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格这回可真是把自己给玩进去了!
本来在辽宁队拿着260万年薪,虽然从上赛季主力慢慢变成替补,最后甚至被弃用,但好歹还有份合同、有个着落。
结果他偏不信邪,觉得自己还能打、还值钱,一口价喊出200万,以为只要降个60万,肯定有大把球队抢着要他。
现实却啪啪打脸!
根本没人要!
一支球队都没有!
山东高速本来有点意向——他们刚弃用了盖利和摩尔,正缺后卫。
结果人家最多只肯出120万,弗格却一分不肯降。
僵着僵着,山东干脆直接放弃,连120万都不谈了!
这下弗格彻底傻眼。
职业球员没球打意味着什么?就是失业!就是没收入!就是职业生涯可能提前结束!
别看他在CBA这几年挣了不少,可能攒下几千万,但还能打几年?还能风光多久?
再拖下去,可能真就没人敢要了!
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吃下自己亲手酿的“后悔药”——主动回头找辽宁队,主动提出降薪70%,几乎可说是低头认输、只求收留。
但就算这样,辽宁队要不要他,还是未知数!
这能怪谁?
怪他自己太高估行情、太自信、太不肯妥协!
CBA早已不是几年前那个疯狂砸钱请外援的时代了。
现在球队都学精了,看重的是性价比、是即战力、是态度,不是你过去有多牛、拿过多少分!
弗格错就错在:
没看清自己的位置,没读懂市场的变化,还以为自己是那个不可替代的外援王牌。
结果呢?现实残酷得很——你不肯降价,后面多的是年轻、肯拼、价格更低的外援等着上!
他现在唯一能指望的,就是老东家看在昔日情分上,再给他一次机会。
但辽宁凭什么要他?
他们本赛季明显在换血、在培养新人、在控制成本,一个年纪渐长、状态下滑、还一度“自信出走”的外援,真的还有位置吗?
这事说穿了,就是一个职业球员如何面对“中年危机”的典型失败案例。
弗格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但他的故事足够提醒所有人:
别在形势好时太飘,别在市场差时太倔。
该低头时就低头,否则可能连后悔药都没得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