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没敢上厕所,烧到38度 不是被欺负,是厕所太脏 山西妈妈去看住校的女儿,孩子一见她就哭。三天没排便,憋到发烧。不是作业太多,是公共厕所的味、排队、矮隔板,把她从小习惯的干净小世界瞬间打碎。 山西有个孩子,第一次离开家去学校住校,没过多久就出了状况。 她在学校里整整三天没敢上厕所,最后憋得发了烧,体温飙到38度。 直到妈妈专门去学校看她,孩子一见到妈妈就忍不住哭了起来,情绪崩溃得止不住。 妈妈一开始还不知道孩子怎么了,安慰了好一会儿,才从孩子嘴里问出实情——不是在学校受了欺负,也不是作业太多压力大,而是学校的公共厕所让她实在没办法忍受。 那间公共厕所,不仅气味刺鼻,每次去都要排好长的队,更让孩子不自在的是,厕所的隔板特别矮,完全没有隐私可言。 这个孩子从小在干净、舒适的家里长大,早就习惯了有自己私密空间的卫生间,可学校的公共厕所,一下子就把她熟悉的干净小世界给打碎了。 她宁愿憋着也不想去,结果硬生生憋出了发烧的毛病。 后来这事在网上传开,还有人把孩子的情况做成视频,不少人刷到后都议论纷纷。 评论区里,好多人都在说“现在的孩子太娇生惯养了”,甚至有人说“既然嫌学校厕所不好,那就别住校,回家待着算了”,还有人觉得这孩子不懂事,一点都不替父母着想。 可这些人根本没想想,一个刚离开家的孩子,面对完全陌生的集体环境,本来就容易紧张不安,再遇到厕所这种每天都要接触的糟心事,心里得多难受? 有人拿现在的孩子和过去比,说以前上高中住校,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平时也就啃个煎饼、吃包五毛钱的辣条,有时候从家里带点咸菜,也没觉得有多苦。 可时代不一样了,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在父母的细心照顾下长大的,生活环境比过去好太多,对居住条件的期待自然也高一些,这根本不是“矫情”,而是正常的需求差异。 更让人觉得不舒服的是,连孩子的妈妈一开始都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她送孩子住校,满脑子想的都是“让孩子锻炼独立能力”,却从来没问过孩子在学校过得舒不舒服——没问过厕所的冲水声大不大,没问过洗澡有没有帘子遮挡,没问过孩子有没有遇到解决不了的麻烦。 直到孩子哭着说出自己三天没上厕所、还发了烧,妈妈才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太关注“独立”这个结果,反而忽略了孩子的真实感受。 其实不止这个孩子,很多刚住校的学生都有类似的困扰。 有的女生因为学校澡堂人太多,不好意思在别人面前脱衣服,干脆一周都不洗澡; 有的男生觉得宿舍的床板太硬,躺上去硌得难受,整夜整夜睡不着觉。 可大人们总觉得“这些都是小事,忍忍就过去了”,他们不知道,对孩子来说,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恰恰是影响生活质量的关键,一旦这些细节出了问题,孩子原本的生活秩序就全乱了,心里的安全感也会跟着崩塌。 孩子的成长需要的是理解和支持,而不是冷冰冰的指责和不切实际的期待。 一个连基本生活需求都得不到满足的孩子,又怎么能安心学习、安心成长呢?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猜你喜欢
金某爸太离谱!金家这事最让人不解的是金父儿子出了这么大的事全程都是妈
2025-08-30
剪辑师小六
邻居的话让我辗转反侧邻居看到我领着两个儿子逛超市回来,看到儿子手上提的薯片零食
2025-08-30
周东寒说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