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5岁的张建霞割肝69%救公公,术后更是端茶倒水,省吃俭用照顾他,谁料,三年后,丈夫对她说的一句话,让张建霞直接昏了过去。 在河北,张建霞用自己快七成的肝脏换来的家庭勋章,到头来,却成了她被赶出家门的罪证,1999年。那年,张建霞嫁进了王家,一个穷但口碑很好的老实人家。 她在这个家里,得到的暖意比钱实在多了。公公王振龙把她当亲闺女,大雪天她发烧,是公公背着她去看病;她想开个小旅馆,也是公公掏出养老钱来支持。 所以,当顶梁柱一样的公公被查出肝硬化晚期,只有换肝一条路时,全家的天都塌了。更要命的是,亲儿子王亮在内,所有亲戚配型都对不上。是张建霞,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媳,站了出来。奇迹的是,她配型成功了。 丈夫和婆婆哭着不让她去,一个25岁的女人,切掉那么多肝脏,下半辈子怎么办,但张建霞认准了,“捐是两个人活”。她要用自己的身体,给这份超越血缘的亲情一个交代,一个能让这个家继续完整的承诺。 手术做完,张建霞的牺牲被捧到了最高点。丈夫王亮守在床前不眠不休,婆婆拉着她的手,嘴里念叨的全是“我们王家一辈子记你的恩”。这份承诺,在家人的眼泪和誓言里,像个牌位一样被供了起来。 媒体知道了这事,什么“最美儿媳”、“孝心楷模”的帽子就戴了过来,社会捐款也跟着来了。那一阵子,她肚子上那道吓人的疤,好像是全家人的荣耀。 这个家因为她的奉献而光彩,这份承诺也成了门楣上金灿灿的牌匾。可谁也没想到,被捧得越高的东西,摔下来的时候,也就越碎。 转折来得无声无息。公公在术后第三年,还是因为并发症走了。承诺的受益人不在了,这份牺牲的“意义”好像也跟着摇摇欲坠。治病欠下的巨额债务,生意越来越差的小旅馆,还有张建霞自己那副彻底垮掉的身体,免疫力差到连桶水都拎不动。 当初的恩人,现在成了家里另一个需要伺候的病号,一个沉重的包袱。感恩的话听不到了,丈夫开始不耐烦地吼:“看见你就烦!” 婆婆也变了,抱怨要不是为了救老头子,家里怎么会欠这么多钱。那道疤,不再是勋章,反而像个刺眼的记号,时时刻刻提醒着他们欠了一笔还不清的债。 最后,承诺被丈夫王亮亲手撕得粉碎。他把张建霞的行李扔出大门,撂下一句:“你自愿的!”。就这么四个字,把所有的恩情、牺牲、责任都推了个干干净净。好像她当初的义无反顾,只是她一个人的选择,和他们全家都没关系。 很多年后,有人问张建霞后不后悔。她只是淡淡地说:“再来一次,我还会救他。”十年后的复查,医生说她的肝长得很好,几乎看不出切过的痕迹。 身体能奇迹般地愈合,可人心的裂痕却永远留下了。那道疤,对王家来说,是从光荣到累赘的记录;但对张建霞自己,它守着一份她从未背叛过的初心,也见证了一场人性的凉薄。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光明日报 2014-2-17 张建霞:用爱温暖更多的人
猜你喜欢
我发现,现在的婆婆都变得无情,对媳妇冷漠了,对媳妇不再百般讨好,也不再热
2025-08-30
静雅云影伴霞翩
当初我大姑姐离婚的时候,先提前跟我婆婆通了个气儿,说想把户口迁回来,小心翼翼询问
2025-08-30
孙玉瑞说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