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惊险了!”安徽合肥,一女子穿人字拖和朋友夜爬大蜀山,一个没注意脚背突然被蛇咬伤,瞬间刺痛发麻,还冒出血珠,她没让朋友背,赶紧让对方用毛巾在脚踝松系打结,报120并拍蛇供医生判断,30分钟后到医院注射抗蝮蛇毒血清脱险!网友:拖鞋爬山怎么想的?[微风] 当时天还很热,女子跟朋友约好晚上夜爬,爬山的时候女子就穿了个人字拖,正上山时,突然感觉脚背一阵剧痛,蹲下打灯一看,有两个小口。 虽然疼得额头冒汗,她脑子却突然清醒,前两天刚刷到的蛇咬伤急救视频闪过眼前。 朋友急着要背她下山,被她死死拉住:“越动毒扩散越快!”她让朋友赶紧用背包里的毛巾在脚踝上方松松系了个结,“别勒太紧,隔十分钟松一次!” 自己则哆嗦着拨通了120,报清位置后又叮嘱朋友:“快找找蛇长啥样,拍下来给医生看!” 救护车呼啸而至时,女子的脚背已经肿得像发面馒头,医护人员在车上听她描述伤口形状和疼痛感觉,初步判断是短尾蝮蛇咬伤。 送到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时,距离被咬刚好30分钟,医生立刻注射了抗蝮蛇毒血清。 接诊的医生说:“幸亏来得及时,这种蝮蛇毒素会破坏凝血功能,每延迟1小时就医,风险就增加20%”,现在女子虽然脱离危险,但还得住院观察血小板变化。 其实每年5到10月都是安徽蛇伤高发期,省疾控中心数据显示,仅去年就有2300多人被蛇咬伤,其中蝮蛇咬伤占了七成。 因为短尾蝮特别擅长“隐身”,灰褐色的皮肤跟山路泥土几乎融为一体,晚上更难发现。 它们白天躲在石头缝里,傍晚到凌晨出来觅食,很容易撞上夜爬的人,更危险的是,很多人像女子这样穿拖鞋、短裤就上山,皮肤毫无保护。 所以夜爬不是不行,但装备得跟上,高帮登山鞋、耐磨长裤,裤脚还扎着松紧带,背包里放着强光手电和蛇伤急救包。 真正的护具能挡住80%的蛇咬伤,手电筒要照脚边,走别人踩过的路,别往草丛里钻,遇到蛇千万别跑,“慢慢后退就行,蛇很少主动攻击人,大多是被踩到才反击。 其实无论是夜爬还是郊游,敬畏自然才是最好的护身符,那些隐藏在黑暗中的风险,从来不会因为人多就自动消失,反而是我们的疏忽给了危险可乘之机。 就像老话说的:“小心驶得万年船”出门在外,多一分准备,就少一分意外。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