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2014年,湖北一头母猪突然窜入深山老林,数月后竟带着13头小猪崽归来,令人震惊

2014年,湖北一头母猪突然窜入深山老林,数月后竟带着13头小猪崽归来,令人震惊的是,其中6头幼崽模样古怪,与寻常猪崽大相径庭! 【消息源自:《湖北十堰山区家猪野化事件调查报告》2014-12-15 楚天都市报;《家猪与野猪杂交后代行为观察》2015-03-28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魏老汉蹲在菜地边上,手里的旱烟袋吧嗒吧嗒冒着青烟。四个月前逃走的母猪正带着一窝崽子在啃他刚种下的白菜,那些崽子有的白净圆润,有的却浑身棕毛竖着条纹,活像穿着迷彩服的小土匪。"这算个什么事儿......"老汉的嘟囔混着烟味飘散在八月的热风里。 这事得从清明后说起。那天凌晨三点多,老魏家后院突然传来"哐当"一声响。六十五岁的老汉披着褂子出来,就看见养了三年的约克夏母猪把腐朽的木头围栏撞出个大窟窿,白花花的身影正往武当山余脉的林子里窜。"回来!你这畜生!"老汉抄起竹竿就追,可他那条风湿腿哪跑得动?追到山脚下时,母猪早没影了。 接下来三个月,老汉每天都要拄着枣木拐杖往林子里转悠。有次遇见巡山的林业员小张,小伙子劝他:"魏叔,这季节山里野猪正凶,您别找了。"老汉却梗着脖子:"那猪值两千多块钱哩!"直到七月暴雨冲垮了进山的小路,他才彻底死了心。 谁曾想立秋刚过,消失的母猪居然自己回来了。那天清晨老汉正给菜地浇水,忽然听见熟悉的哼哼声。十三只半大不小的猪崽排着队从林子里钻出来,打头的母猪瘦得肋骨根根分明,身上还带着几道结痂的伤疤。最让老汉瞪圆眼睛的是,里头六只崽子明显不对劲——棕毛又粗又硬,嘴巴比普通猪崽长半截,跑起来后腿蹬得老高。 "老魏,你这可摊上稀罕事了!"闻讯赶来的兽医老李蹲在猪圈边直咂嘴,"瞧见没?那几只崽子耳朵竖着,尾巴细短,典型的野猪特征。"老汉闷头往食槽里倒玉米碴子,看见那几只"迷彩服"总是等其他猪吃完才凑过来,气得用竹竿敲栏杆:"在自家还做贼呢?" 没过几天,更奇怪的事发生了。有天半夜老汉被"轰隆"声惊醒,打着手电到猪圈一看,六只杂交猪崽居然叠罗汉似的摞成金字塔,最顶上那只正用獠牙啃栏杆上的铁扣。听见动静,"哗啦"一下全散开躲到角落,黑溜溜的眼珠在月光下泛着野性的光。第二天老汉赶紧喊来村里木匠加固围栏,嘴里念叨:"养不熟的白眼狼......" 母猪的状况却越来越糟。它总趴在角落不动弹,喂再好的豆饼也不吃。八月最后那个早晨,老汉发现它蜷在干草堆里没了气息,身子已经僵了。村里人说这是"送子还家"的灵性,老汉闷声挖坑埋猪时,看见那几只野猪崽居然在土堆旁转了好几圈,有一只还用鼻子拱了拱新土。 秋收时节,问题越发明显。普通家猪早长到百来斤了,那六只杂交猪却像吹气球似的窜到一百五十多斤,獠牙长得露出嘴外。有次老汉喂食稍慢了些,领头的家伙"哐"就把食槽顶翻了。邻居家孩子来看热闹,差点被拱个跟头,吓得老汉赶紧把孩子们轰出院门:"去去去!这些活祖宗惹不起!" 事情终于在冬至前闹大了。那天清晨老汉发现围栏被撞开个大口子,六只杂交猪全跑了。他沿着脚印追到后山,远远看见它们正在松林里撒欢,撅着屁股刨雪找橡果吃,活脱脱就是野猪做派。林业站的人来了三四趟,最后递给他一纸文件:"老魏啊,这些杂交猪得送神农架保护区,留在村里迟早要出事。" 送走猪崽那天,老汉把特意煮的玉米粥倒进运输笼。看着卡车卷起的尘土,他突然想起母猪带着崽子从林子里钻出来的那个清晨。开春后,他用卖剩下七只家猪的钱翻新了猪圈,只是新围栏的铁丝网扎得格外密实。有次赶集碰到林业站小张,年轻人兴奋地说在保护区看见那几只猪了,老汉却只是"嗯"了一声,把新买的猪崽往板车上捆得更紧了些。 如今村里人还常拿这事当谈资,有人说老魏亏大了,白搭进去那么多饲料。只有他自己知道,每次进山砍柴时,总要多带两个烤红薯——虽然再没见过那些"迷彩服",但谁知道它们会不会哪天又带着崽子从林子里钻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