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把11年前丢掉的克里米亚也摆回谈判桌,等于告诉欧洲:我赌的是你们不敢让乌克兰输。 这把赌注押得惊心动魄,当乌克兰总统在8月访美前后强硬宣称“一寸土地都不会交”,甚至直言“当年不该放弃克里米亚”时,他显然不是在简单重温历史伤痛。 这背后是一招极其冒险的地缘战略博弈,主动将11年前被俄罗斯吞并的克里米亚重新置于谈判焦点,实则是将了欧洲一军,测试西方到底能否承受乌克兰溃败的连锁反应。 泽连斯基的突然强硬来得正是时候,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华盛顿的对乌政策悄然生变,8月中旬的会谈中,美方直接向基辅施压,要求默认克里米亚属俄的现实,并放弃加入北约,对乌克兰而言,这无异于战略投降。 然而,泽连斯基始终拒绝用土地换和平,甚至在独立日讲话中发誓要夺回克里米亚。 这种“向前反击”的姿态,显然经过精密算计:既然妥协意味着政治自杀,不如放手一搏,把难题抛给欧洲。 欧洲的焦虑此刻成了乌克兰最大的筹码,马克龙等欧洲领导人之所以紧急陪同泽连斯基访美,正是因为担心特朗普与普京私下交易,牺牲乌克兰利益。 欧洲比谁都清楚,一旦乌克兰被迫接受领土割让,自己的利益必然会收到冲击,泽连斯基看准了欧洲这种“不敢输”的心态,故意抬高要价,迫使欧洲无法袖手旁观。 克里米亚问题更是西方阵营的试金石,2014年俄罗斯吞并该半岛时,西方虽表示反对却未能采取有效行动。 如今,泽连斯基重提旧事,等于逼欧美给出明确答案:是继续坚守“基于规则的秩序”,还是向强权政治低头?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等人在白宫会谈中的离席抗议,以及法国坚持“任何和平必须由乌克兰主导”的表态,都表明欧洲不愿完全跟随美国的方向,这给了基辅在外交缝隙中周旋的机会。 然而,赌注虽大,风险更高,乌克兰战场形势依然胶着,而西方的援助能做到哪一步泽连斯基也没底。 特朗普与普京那通长达40分钟的电话,仿佛在提醒泽连斯基:大国博弈中,小国常常身不由己。 即便欧洲不愿乌克兰失败,它是否愿意且有能力填补美国可能留下的空白?德国、法国等国虽嘴上支持,但至今未拿出足以扭转战局的援助方案。 更何况,乌克兰国内民意高度分化,任何妥协都可能引发政治地震,泽连斯基是在用国家命运做赌注。 眼下,乌克兰将克里米亚重新摆上桌面,不仅是为了收复失地,更是试图改变大国对待领土争端与安全保障的逻辑。 11年前布达佩斯备忘录的失败让乌克兰意识到,纸面承诺毫无意义;如今,它试图用战略冒险换取实质性的安全架构。 说到底,泽连斯基的这步棋既狠且险,他知道欧洲无法承受乌克兰瓦解的后果,因而赌上全部筹码,迫使西方给出真正答案。 这场牌局还没有到揭晓的时刻,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欧洲真的不敢让乌克兰输,它现在必须拿出比口头支持更多的实际行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