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还是发生了!”河北石家庄一年近7旬老太为挣钱,上山采野蘑菇售卖,不料蘑菇没采到,还被毒蛇给咬伤了,好心村民把老太送到附近医院,结果医院没血清,辗转被送到北京后,命才保住,医药费花了快10000元,而当地人的一番话让人意外![月亮]
一位年近70岁的老太为了补贴家用,像往常一样穿上胶鞋进山采摘,却没想到这次遭遇了意外,她的右手中指被一条短尾蝮蛇狠狠咬伤。
短短几小时内,她的手臂肿胀发黑,剧痛难忍,而更棘手的是,最近的区医院竟没有抗蛇毒血清,从崇礼城区到张家口市医院,再连夜转运至北京304医院,最终打了3支血清才保住性命,医药费花了近万元。
老太并非毫无防备,她深知夏季山林蛇多,特意穿了胶鞋,却唯独没戴手套,原因很实际:徒手采摘更快,能抢在别人前面多采些蘑菇,这种侥幸心理让她付出了代价——短尾蝮蛇的毒牙轻易穿透皮肤,混合毒素迅速侵入血液。
采蘑菇的收益看似诱人,但细算这笔账却触目惊心:老太需采50斤蘑菇才能抵上万元医药费,而这还不包括转院途中的风险与后续康复成本。
有经验的村民开始结伴上山,随身携带蛇药和高帮靴,但老年人因反应迟缓仍是最易受伤的群体,据统计河北山区每年蛇咬伤病例约300起,其中60岁以上患者占比超过四成。
但转诊之路充满变数,从张家口到北京车程近4小时,加上院内急诊排队、检查时间,往往错过最佳治疗窗口。
面对这种现实,一些村民开始改变策略,68岁的老王今年改为下午3点后上山,避开蛇类活跃的早晚时段,他还自制了简易蛇钩,遇到蛇时能保持安全距离。
若不幸被蛇咬伤,应立即用布带结扎伤口近心端,每30分钟松解一次避免坏死,用清水冲洗伤口15分钟,切忌用嘴吸毒或冰敷,最关键的是尽快送医,哪怕是疑似毒蛇咬伤也不能掉以轻心。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山区经济发展方式正在转型,一些地区开始发展生态旅游、特色农业,为村民提供更安全的增收渠道,相比冒险采集野生资源,这些产业虽然见效慢,但风险低、可持续性强。
个人层面要加强安全防护意识,政府层面应完善基层医疗急救体系,社会层面需要为农村老人提供更多安全的致富门路。只有多管齐下,才能避免类似悲剧重演。
网友热评:
“这老太太也太拼了!70岁还上山采蘑菇,真是拿命换钱啊!”
“200块一斤?这蘑菇是金子做的吗?我们这儿山上蘑菇随便采,根本没人买这么贵!”
“医院没血清?这也太坑了吧!万一耽误了救命时间谁负责?”
“不戴手套就敢徒手抓?这老太太胆子也太大了!蛇可不管你年纪大不大!”
“采蘑菇能挣几个钱?这一住院花了一万,得不偿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