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螃蟹,抓不完的螃蟹!青岛这一海域突然爆火,有人1小时收获20斤,最大的半斤左右

螃蟹,抓不完的螃蟹!青岛这一海域突然爆火,有人1小时收获20斤,最大的半斤左右   八月的红岛码头的滩涂上,潮水一退,密密麻麻的小灯就亮了起来,那是赶海人头上的头灯,光柱扫过之处,总能惊起几只横着逃窜的螃蟹。   90后孙延飞踩着没过膝盖的海水,正把最后一个吊笼往海里放。   五十个笼子在他手里像听话的孩子,每个都装着切碎的青鱼,腥气顺着水流飘出去老远。   "这时候的石夹红最馋,闻着味儿就往笼子里钻。"他低头调整笼绳,手腕上的防水表指针指向八点半,正是螃蟹活跃度最高的时辰。   半个钟头后收第一笼,刚把绳子拽紧,就听见笼底传来"咔嚓咔嚓"的声响。   提起来一看,笼壁上爬满了挥着钳子的螃蟹,最大的那只把别的蟹挤得直打转,掂在手里沉甸甸的,少说有半斤。   周围的沙滩上早挤满了人。   上海来的一家三口蹲在礁石旁,爸爸举着手机录像,妈妈教孩子用小铲子翻石头,刚翻开一块,七八只二两左右的螃蟹"呼啦啦"往海里窜,孩子尖叫着去追,笑声能传到老远。   江苏来的几个年轻人租了"赶海三件套",胶鞋踩在泥里"咕叽咕叽"响,塑料桶里已经装了小半桶,时不时有螃蟹爬出来,又被手忙脚乱地抓回去。   孙延飞的手机响个不停,都是问他赶海地点的。   他去年开始在网上发赶海视频,没想到火了,现在带团一天能有一百多人。   "昨天有个大姐,自己带了笼子来,说看我视频学了半个月,非要试试。"   他边说边给新来的游客分诱饵,"其实不用笼子也行,退潮后礁石缝里多的是,带个手电筒照着找,一抓一个准。"   凌晨三点的大潮最让人期待。   这时候滩涂露得最彻底,不少人带着钳子和桶,沿着退潮的痕迹往前走。   有经验的老渔民知道,这时候的三连礁最出螃蟹,烂泥滩里藏着的都是肉多壳薄的大家伙。   用钢筋往泥里一捅,能感觉到底下"咚咚"的动静,再一拔,跟着出来的就是好几只张着钳子的石夹红。   有个北京来的大学生不抓蟹,举着相机蹲在泥里拍,镜头对着石头缝里的小螃蟹,"我就想看看它们怎么爬,比抓回去有意思。"   不过热闹里也藏着些小插曲。   有个上海姑娘租了个破笼子,螃蟹从缝里跑了大半,气呼呼地来找孙延飞退钱。他一边道歉一边换笼子,"以后得把装备好好检查检查,不能让人白跑一趟。"   沙滩上偶尔也有小意外,有人被礁石划破了手,有人踩进深泥里拔不出脚,幸好救生员老陈总在附近转悠,手里的强光手电能照到很远的地方。   夜色渐淡时,赶海的人渐渐往回走。   桶里的螃蟹堆得冒了尖,有人用绳子把桶系在自行车上,一路晃悠着往民宿去,桶里的螃蟹还在"咔哒咔哒"地响。   孙延飞数着今天的收获,五十个笼子总共带出二十多斤,最大的那只被一个游客看中,非要买下来,说要带回家给孩子看看。   这时候的海面上泛着微光,潮水开始慢慢涨回来。   有渔民站在岸边,看着满滩的人摇摇头,"以前这时候的螃蟹多到不用找,现在得靠技巧了。   "他说这话时,孙延飞正把几只太小的螃蟹扔回海里,"留着它们长大,明年才能再来抓啊。"   其实不用他说,不少人已经开始自觉起来。   有游客抓了满桶,挑挑拣拣把小的扔回去,有人看到带卵的母蟹,小心翼翼地放回礁石缝里。   "出来玩图个乐,不能把这里的螃蟹都抓完了。"一个江苏游客边说边把桶里的小蟹倒回海里,溅起的水花在晨光里闪了闪,像撒了把星星。   太阳快出来时,沙滩上的人少了,只剩下潮水慢慢漫过滩涂的声音。   孙延飞收拾着笼子,准备明天再来。他知道,这些螃蟹不光是给人抓的,也是这片海的一部分,得好好护着,才能让每个夏天的夜晚,都有这么多热闹和欢笑。 信息来源:半岛都市报

评论列表

宋辉
宋辉 2
2025-08-21 17:51
青岛的赶海圣地,这潮退了有一公里吧?!
宋辉
宋辉 1
2025-08-21 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