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赵薇再传噩耗,封杀只是冰山一角,15岁女儿或成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小四月的名字最

赵薇再传噩耗,封杀只是冰山一角,15岁女儿或成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小四月的名字最近在娱乐版出现的频率有点高。 不是学校里的获奖消息,而是她在巴黎时装周看秀的照片 ——15 岁的姑娘穿着高定童装,坐在前排,身边是赵薇。 更让人注意的是,她的小红书账号上周更新了第一条 vlog,教网友用三种语言说 “早安”,定位显示在瑞士某国际学校的宿舍。 这和 2020 年的情况截然相反。 那年有狗仔蹲到赵薇带女儿去迪士尼,小四月全程戴着渔夫帽和口罩,连玩旋转木马时都没摘下来。 赵薇当时发了条朋友圈,配图是女儿的背影,文字是 “别来打扰孩子的童话”。 变化是从今年 5 月开始的。 先是香港某私立医院的产检科医生爆料,说赵薇带小四月做过骨龄检测,报告显示女孩身高能长到 178 厘米,“适合进模特圈”。 接着是上海电影节的闭幕晚宴,母女俩一起走了红毯,小四月穿的礼服被扒出是某奢侈品牌专门定制的,光手工费就超过 20 万。 这些动作背后,是赵薇越来越棘手的债务问题。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2025 年以来,她已经被 6 家公司起诉,最近的一次是 7 月 28 日,法院裁定冻结她在西藏龙薇传媒的 900 万股权。 更让人唏嘘的是,她在杭州的一套江景房上个月被法拍,起拍价还不到当年购入价的三分之一。 回溯到 2016 年,龙薇传媒成立时注册资本 200 万,却敢宣布收购市值 100 亿的万家文化,计划用 6000 万撬动 30 亿资金。 这场 “蛇吞象” 的闹剧最终以失败收场,导致股价从 25 元暴跌到 8.85 元,有散户统计过,当时人均亏损超过 23 万。 证监会后来的处罚书里写得很清楚:“赵薇夫妇存在虚假陈述,误导投资者。” 更早的 2001 年,“军旗装” 事件让她首次遭遇大规模抵制。 那组刊登在《时装》9 月刊的照片里,她穿的外套印有日本旭日旗图案,当时南京有老兵举着抗议牌站在杂志社门口,持续了整整三天。 虽然她后来在央视新闻里鞠躬道歉,但当年的金鹰奖还是把她的提名给撤了。 2004 年的 “殴打孕妇” 事件更显恶劣。 她和邹雪合伙开的酒吧倒闭后,双方在三里屯某餐厅谈判,邹雪当时怀着双胞胎,被赵薇的司机带人打伤,病历上写着 “先兆流产”。 虽然警方最终因 “证据不足” 未立案,但邹雪后来接受采访时说:“她(赵薇)当时就坐在车里,看着我被打。” 连带着旗下艺人也惹出争议。 2021 年张哲瀚参拜靖国神社的照片曝光时,他主演的《如意芳霏》刚播完,而这部剧的出品方里就有赵薇的公司。 当时网友要求她解约,她却等到剧播完才发声明,被骂 “唯利是图”。 现在把女儿推到台前,让人想起黄奕的女儿黄芊玲。 黄芊玲去年参加韩国选秀时,因为父亲黄毅清是罪犯,被网友抵制到退赛。 赵薇的情况更复杂,她自己就是劣迹艺人,还想让女儿踩着争议出道,恐怕只会让小四月被贴上 “劣迹后代” 的标签。 从社会影响角度而言,赵薇作为曾经的公众人物,其负面行为本就具有不良示范效应。 如今利用女儿 “复出”,若被默许,可能引发其他劣迹艺人效仿,破坏社会公序良俗,误导青少年群体的价值判断。 社会需要引导艺人遵守道德与法律底线,传递正能量,而不是为了利益不择手段。 所以,赵薇的这种做法不应被接受,她必须为自己的过往行为负责,而不是让女儿成为挽回局面的棋子 。 毕竟,观众的记忆没那么短,那些伤害民族情感、坑害散户的事,不是靠几个精心设计的镜头就能抹去的。 那么你们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