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历史重演! 据乌克兰媒体报道,乌克兰外交部长西比加表示,若要求乌克兰通过领土让步换取俄罗斯停火,这将重蹈"慕尼黑协定"的覆辙,国际社会必须阻止这种情况发生。 1938年,欧洲几个大国在未征得捷克斯洛伐克同意的情况下,私下与希特勒达成协议,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英国首相张伯伦当时宣称这一协议"带来了一代人的和平",然而次年德国便吞并了整个捷克,随后二战爆发。 乌克兰外长库列巴的担忧正源于此——若现在让乌克兰割地求和,普京很可能像希特勒一样得寸进尺,这种担忧有现实依据:2014年俄罗斯夺取克里米亚后,现在又索要乌东四州,若再次得逞,其野心可能进一步膨胀。 不过当前形势与1938年存在差异,乌克兰军事实力远超当年的捷克,西方持续提供军事援助,加之联合国机制和核威慑的存在,俄罗斯难以完全复制纳粹德国的扩张模式。 但战争持续消耗各方耐心,欧美国内已出现要求减少援乌的声音,而俄罗斯正借机以"和谈"为幌子,试图迫使乌克兰承认其占领的领土。 库列巴这个时候搬出"慕尼黑阴谋"这个比喻,明显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第一,给国内老百姓吃定心丸:政府绝不会卖国求荣,第二,给西方盟友提个醒:别被俄罗斯忽悠了,第三,提前划红线:领土问题没得谈。 乌克兰心里门儿清,现在西方愿意帮忙,就是因为觉得他们是在替民主世界挡子弹,要是这个形象垮了,变成"不识好歹的战争狂",那援助可就要打折扣了。 说实话,现在就是个死结,乌克兰不可能放弃领土,俄罗斯也不可能白打这一仗,国际社会夹在中间,既不能劝乌克兰投降,又不能眼睁睁看着战争一直打下去。 目前来看,比较现实的出路可能是:西方继续给乌克兰"充电",让他们在战场上多拿点筹码,等时机成熟了再谈,虽然完全打赢不太可能,但至少谈判时腰杆能硬点。 要我说,库列巴这个"慕尼黑"的比喻,一半说到点子上了,另一半有点过,说到点子上的是,对侵略者让步确实容易惯出毛病来,但要说现在就是1938年重演,那也不全对。 现在的世界比那会儿复杂多了:全球经济你中有我,打仗的成本太高,核武器摆在那儿,谁也不敢真掀桌子,社交媒体时代,啥事都瞒不住,这些新情况,都是当年没有的。 我觉得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跳出"要么全赢要么全输"的老思路,比如说,能不能在确保乌克兰主权的前提下,给俄罗斯找个台阶下?或者在别的领域做点交易?毕竟真要逼急了,对谁都没好处。 历史给我们的最大教训就是:光知道喊"绝不让历史重演"没用,得想出新的解决办法,现在需要的不是简单的强硬或者妥协,而是既坚持原则又能解决问题的智慧,这事儿考验的不是哪一方,而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政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