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六场比赛,三场惨案,说明女篮真的到必须改革的时候了! 四川队以109分狂胜山西队,江苏以82分狂胜黑龙江,山东队以65分狂胜天津,这不是喜悦,而是悲哀!
当年意大利甲级联赛所以称为小世界杯,就是因为每个球队,不管你多有钱,只能有两个外援,国家队成员不能扎堆,所以出现过小球队维罗纳夺冠,也有小球队爆冷战胜尤文图斯,米兰双雄,那不勒斯!国内球员在外援和国家队队员的帮助下,得到了锻炼和成长!而女篮呢?遇到四川,广东强队,其他球队就选择战略性放弃。即使有国手也休息,等待拼下一场!到了国际赛场,新队员没有见过这样的高强度对抗,对方防守上了档次,老队员得分也不容易,女篮俱乐部限制国手数量不难,也好落实,真的不懂为啥就不改变呢!
我们现在看着这些比赛,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女篮的现状,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像四川队那种一场比赛就能赢109分,真的不是实力上的差距那么简单,更多的是球队在整体竞技环境下的落差。当强队和其他队伍实力差距这么大时,比赛就变成了“形式”,无关乎技术和战略,更多的是一个各自发挥和数据堆砌的游戏。而反观那些排名靠后的队伍,明明有潜力,有希望,但因为资源分配不均、战术体系滞后,根本就无法提供给队员足够的成长机会和挑战。这不仅仅是成绩上的差距,更是整个体系的缺陷,像个恶性循环一样,不断消耗球员的潜力,也使得整个联赛的竞争力日益下降。
看到江苏82分战胜黑龙江,或许不禁让人想,究竟有多少球员在这样的比赛中,真正感受到竞技的乐趣和挑战?在这种“过家家”的比赛里,球员不仅无法得到锻炼,反而会错失重要的成长机会。假如说强队间的较量还带有一些看点,那么与弱队的对决,几乎就是让人心情沉重的“虐菜”场面。各队间的差距,并不是偶然,而是因为联赛本身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的竞争结构。
我们提到过意大利甲级联赛的模式,它之所以能够培养出真正具有竞争力的球员,正是因为通过限制外援和国家队成员的数量,让每支球队都能在公平的环境中展开竞争。而对比女篮,这种模式似乎并未被完全借鉴。女篮的各个俱乐部看似在联赛中有了“自主权”,但实际上却是给了那些实力较强的队伍无限的优势,资源分配失衡、过度依赖国手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在强队与弱队之间,差距显得尤为明显。
为什么女篮就不能像意大利甲级联赛一样,通过一些规则来平衡各队之间的竞争力呢?尤其是国手的限制,可以有效避免一些强队的“堆人”现象,同时也让其他队伍有更多的机会去发掘和培养新人。毕竟,只有在每个队伍都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球员的情况下,整个联赛的水平才能得到提升,才会有更多的强队诞生,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竞争”。
说到底,女篮的问题并不只是表面上的比赛胜负这么简单。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结果,和整个联赛的运营、政策和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我们需要看到的,不是某一场比赛的悬殊比分,而是这种悬殊背后所反映出的管理和制度的滞后。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单纯依靠某一支强队的努力是不够的。真正需要的,是从上到下的改革,从资源的合理分配,到球员发展的培养,再到整体联赛生态的优化,都必须同步进行。
因此,在这个时候,女篮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唯有通过改变这些不合理的规则和结构,才能让整个女篮环境变得更加公平、更加健康。也只有在这样的改革下,我们才能真正看到更多有潜力的球员崭露头角,才能看到更多具有竞争力的队伍在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而不仅仅是看着这些令人沮丧的比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