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百果园"爹味教育"言论引众怒,消费者用脚投票拒买单

本文基于以下微博话题的智搜结果生成

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提出的“教育消费者成熟”言论,因隐含居高临下的“爹味”姿态和脱离消费者实际体验的定价策略,引发舆论强烈反弹。从消费者反馈、市场数据到行业趋势,综合来看,几乎没有人为这套说辞买账。以下是多维分析:

一、消费者态度:拒绝被“爹味”说教,痛斥质价不符

情绪反感:

“教育消费者”的表述被普遍解读为对消费者的俯视和傲慢。网友直言:

“买个水果还要被上课?“花钱消费反被指责‘无知’,谁给你的资格当爹?消费者认为企业与用户应是平等交易关系,而非“教育者”与“被教育者。

品质信任崩塌:

高价低质:消费者吐槽百果园“一个西瓜90元”“四个李子51元”,但常买到腐烂、隔夜果,甚至用烂果制作高价果切。

品控翻车:2024年“3·15”曝光武汉门店虚标车厘子等级、售卖隔夜水果,暴露品控漏洞。

会员流失:老顾客抱怨“十年前品质好,如今又贵又难吃”,不再续费会员。

二、市场数据:亏损关店,消费者用脚投票

财务恶化:

2024年净亏损3.86亿元(上年盈利3.62亿元),营收同比下降9.8%;

加盟店一年减少965家(日均关店近5家),付费会员流失31.7万人。

股价暴跌:

市值较巅峰期缩水超80%,2025年3月一度跌破1港元沦为“仙股。

三、模式困局:高端叙事脱离消费现实

价格远超市场:

|---------------|------------------|------------------|----------|

供应链效率低下:

自建冷链损耗率超20%(社区团购仅3%),成本转嫁推高售价,却未提升品质。

加盟商反噬:

“三无退货”政策成本转嫁加盟商,退货扣整单利润,导致加盟商亏损离场。

四、舆论定性:重蹈“钟薛高式”覆辙

类比翻车案例:

钟薛高:“成本40就该卖66元”➜欠薪关店;

张小泉:“中国人不会用刀”➜口碑崩塌;

李佳琦:“工资涨没涨”➜粉丝倒戈。

百果园被称“水果刺客2.0”,成消费理性化时代反面教材。

媒体尖锐批评:

“当高价未换来高质,‘教育’成了笑话。”(《河南日报》)“市场终将用脚投票,尊重消费者才是商业之本。”(《大象新闻》)

五、百果园的悖论:言行矛盾暴露战略混乱

宣称“不迎合”,实则悄悄降价:

财报25次提及“性价比”,2024年推“好果报恩”低价促销,但销量未抵亏损。

删除视频紧急公关:

舆情发酵后下架争议视频,辩称“遭断章取义”,但消费者信任已受损。

结论:傲慢的代价与市场规律的反噬

消费者对百果园的集体抵制证明:商业的本质是敬畏需求,而非定义需求。当企业用“教育”包装溢价,却无法兑现品质承诺时,消费者会用钱包做出最真实的裁决。百果园若想避免成为“下一个钟薛高”,必须:

放弃爹味话术,从“说教者”转向“服务者”;

公开种植/质检数据,用透明重建信任;

重构加盟商利益链,停止成本转嫁;

接受消费理性化趋势,在品质与价格间寻求平衡。

正如网友讽刺:“百果园小心被消费者教育——这场风波,恰是市场对傲慢者的终极课堂。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49
用户10xxx49 2
2025-08-12 05:53
活该